Tech星球
21780 2024-09-10
来源 | Tech星球
文 | 王琳
中国咖啡品牌的竞争此起彼伏,其中最具典型的便是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两家在去年就将战火烧到了东南亚。
2023年4月,瑞幸咖啡在“东南亚人均消咖啡费水平最高”的新加坡开出首店,4个月后,库迪咖啡也在“血液里都流动着冰美式”的韩国首尔亮相。
过去一年,瑞幸咖啡的海外扩张仅局限在新加坡,他们在这里开出38家店铺,下一步的计划的拓展到整个东南亚,还有美国。而库迪咖啡的脚步也从韩国逐渐扩张到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甚至包括美国,目前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铺开业务。
想要成为全球品牌,出海是必经之路。两家企业的目的地高度重合,但想要攻下东南亚市场,瑞幸和库迪并不容易。
都是卖咖啡,但起码在海外,两家公司采取完全了不一样的策略。
在新加坡,瑞幸咖啡并没有延续国内9.9元抢市场的策略。新加坡人喜欢喝椰子,因此瑞幸的爆款产品生椰拿铁同样也在新加坡上线,这款产品定价8(1新币约合5.17元人民币)新币,按照8折价格售卖;而新加坡一杯星巴克拿铁的价格是7.1新币。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人均咖啡消费杯数最多的国家,不到600万的人口养活着30多个国际咖啡品牌。在新加坡的小贩中心,居民可以在一家名为“金味”的咖啡店买到1.7新币500ml的咖啡,而这个价格连一瓶水都买不到。
如果卷价格,瑞幸咖啡显然比拼不过本土品牌。瑞幸并不需要用低价进行市场教育,但为了获客,新用户下载瑞幸APP并注册可以用0.99新币的价格购买第一杯饮品,并且附赠一张5折券。
“瑞幸其实想走高端化,转型品牌店”,一位库迪员工和一位瑞幸前员工都向Tech星球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瑞幸咖啡均价要稳定在12元以上,才有利润”,一位瑞幸员工表示。
据《晚点latepost》援引接近瑞幸的人士说,瑞幸出海不会沿袭国内价格战和快速扩张的思路,也不会谋求快速干掉当地品牌,而是偏好谨慎扩张。
即便在国内,瑞幸也缩减了9.9元可以购买到的咖啡品类。一位瑞幸前员工称,瑞幸现在整体门店都在升级,转型品牌店,但大店可以做更多的体验和服务升级,但是意味着成本回收的延长和运营成本的上升。
库迪咖啡和瑞幸咖啡完全不同。Tech星球了解到,在新加坡库迪咖啡的均价是4~5新币,在新加坡一瓶500ml的矿泉水售价2-3新币。一位员工称,这个定价基本上是和瑞幸看齐。
在泰国,一杯库迪咖啡在50泰铢左右(约合人民币10元)。在印尼,一杯咖啡售价1.8万印尼盾(约合人民币9元),只有星巴克的五分之一。在韩国,库迪上线便开始搞优惠活动,活动期间冰美式800韩元(4.24元),1500韩元(7.95元)。一位员工称,库迪在韩国的活动还没有结束。
一位库迪员工称,库迪现在海外是策略定价。和瑞幸咖啡高端化不同的是,库迪希望通过靠低价、高频、高质量杀出来一条生路,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球结算,一个App走遍全世界。理论上,只要单店杯量足够多,靠低价跑量的策略并没有问题。
不过,瑞幸和库迪现在也都还在试水。
今年7月,库迪咖啡李颖波在接受Tech星球采访时称,库迪咖啡的海外门店还在前期市场培育阶段。第一步是供应链体系的搭建,即把每个国家的仓配跟物流的体系、出口原材料的合规性保证。
瑞幸咖啡首席执行官郭谨一也在不久前表示,“新加坡店的开业是瑞幸咖啡向海外扩张的第一步。虽然我们仍处于探索和测试的早期阶段,但我们希望长期培育新加坡市场,带来新的消费者体验,为当地咖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依靠巨额融资、低成本快速开店、9.9元补贴市场的打法,瑞幸和库迪迅速在国内咖啡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前者的销售额在2023年就超过了星巴克,而后者仅用1年就开出了7000家门店。
东南亚11个国家,几乎都是咖啡消费成熟的市场,日本人均咖啡消费300杯/年,韩国人均咖啡消费405杯/年,即便是泰国,人均消费也有180杯/年,咖啡品牌们不需要市场教育。
9.9元打法成功的前提是中国的咖啡市场还处于红利期,整个消费市场也足够大。在人口不过600万、面积与中国5环路以内相当的新加坡,这套玩法已经被证明不可行。
在新加坡,一直模仿瑞幸、大搞补贴的Flash Coffee在去年10月进入了破产清算程序。根据墨腾创投的分析,Flash Coffee失败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其创始人陷入了“不得不花更多时间筹集资金=>因此在产品和运营上花费的时间减少=>运营在无人监管时恶化=>潜在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创始人不得不花更多时间筹集资金”的恶性循环。
东南亚11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比如新加坡要求在当地出售的饮料,需要根据自己的糖分、饱和脂肪含量等数据来标注分级。而瑞幸的生椰拿铁被标准为D级别,这是最不健康的级别,这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库迪咖啡首席运营官李颖波告诉Tech星球,库迪会根据各个国家的需求去做产品调整,比如东南亚国家甜度大概是我们的1.5倍到两倍,他们喝很甜很甜。
只是甜度的调整,那对供应链的丰富度要求并不高。问题在于,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口味偏好,国内的米乳拿铁在澳洲和加拿大受欢迎,印尼喜欢潘帕斯蓝生酪茉莉拿铁。
不同国家对咖啡豆的烘焙程度要求也不一样,韩国喜欢中度烘焙,而美国喜欢深度烘焙。咖啡品牌需要给海外的每个国家定制菜单,瑞幸和库迪已经根据各个国家的喜好在当地主推不同的单品。
这对供应链的复杂程度要求大大提升,毕竟现有瑞幸和库迪的供应链更多服务于国内市场。
另一方面,成熟的咖啡消费习惯也意味着市场的深度有限。考虑到人口规模和发展情况,市场的广度有限。墨腾创投的报告显示,印尼和泰国是东南亚最大市场,2023年,印尼咖啡市场规模约为9.47亿美元,泰国约为8.07亿美元。而这两者的规模加起来不足中国市场的5%。
市场小而分散,需求又多样化,这都会让规模效应大大折扣。
2023年,中国的连锁咖啡品牌以每天新增46家门店的速度迅速扩张,咖啡也彻底进入了低价时代,借此咖啡品牌们完成了新一轮的市场教育,但结果带来的是欠佳的业绩。
瑞幸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这家公司实现净收入62.78亿元,同比增长41.5%,与其前两个季度的70.65亿元、72亿元相比,瑞幸的营收已两连降。更糟糕的是,瑞幸第一季度由盈转亏,这是其最近两年来首次出现单季亏损,净亏损达8320万元,去年同期,其还能实现约5.65亿元的净利润。
咖啡讲究规模效应,作为国内门店最多的咖啡品牌,瑞幸尚且不能盈利,其他品牌的经营困境可见一斑。一位国内头部咖啡品牌的员工告诉Tech星球,咖啡在国内目前是下场的好时候,但是不是盈利的最好时候。
出海寻找增量已经成为了咖啡品牌们为数不多的选择。瑞幸最早计划2020年出海,但因为财务造假而延迟。在国内,瑞幸显然比库迪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在海外,二者都处于早期开拓市场阶段。不止一位库迪咖啡员工告诉Tech星球,海外是库迪可能弯道超车的机会。
不同于国内,依靠全联营迅速扩张,库迪咖啡在海外将采取直营、联营和区域合伙人的模式推进。一位库迪的海外拓展称,区域代理的好处就是整个区域开放后都可以拿到运营提成,而不仅仅是此前的单店提成。
不同于国内以直营为主,在海外瑞幸计划以大加盟模式扩张。据《晚点latepost》报道,瑞幸计划 总部把控增长和营销的最终决策权,提供中后台和供应链的支持,由国家 / 地区的加盟商(根据各国情况决定采取合资 / 授权 / 特许经营模式)管理本地店铺和一部分供应商,加盟商可对总部提出建议。
作为世界语言,咖啡企业全球化早就是一种必然,不少知名咖啡品牌也都是全球化布局。但在成熟的市场,只有做到差异化才能成功。
而库迪和瑞幸这两家再熟悉不过的老对手,想要继续复制国内高度一致的打法已经不现实。而海外市场的现实也不允许他们再复刻一年5000家店的奇迹。他们的较量还需要更久才能分出胜负。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