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新能源车不香了?汽车行业风口突变

道哥说车

23288 2024-12-30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麻建宇】新能源汽车还未彻底统治国内汽车市场,被寄予厚望的全固态电池也还没有被拿出来并放在车上,嚷嚷了多年的智能驾驶被困在L2+不得寸进……但这并不影响汽车行业风口突变。


12月的广汽集团将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全都亮了出来,这二位承包了广汽集团年末最后一个月的热点;理想汽车CEO“闭关”许久后发声“不想造车了”,但没忘记强调理想汽车一定会做人形机器人;长安汽车在年末最后一个月完成了和亿航智能的签约,研究飞行汽车有了实质性进展……





时间拉长来看,包括小鹏、吉利控股、奇瑞、一汽等国内车企均在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所动作。甚至最近一项老实卖车的“迪子”也曝出了聚焦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第十五事业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研发具身智能,更早之前,“比亚迪招聘”官方微信平台甚至已经开始招募人才。





“汽车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在路上’是智能汽车;‘飞上去’是飞行汽车、低空产业,‘立起来’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近日举办的大军山·智能汽车科技大会(2024)上的这句话成为对当前趋势的总结。


不过,趋势是趋势,现实是现实。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在接受《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采访时表示,车企做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目的可能是提高曝光度,以此带动新车销量或带来更多融资,虽然车企在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开发上有先天优势,但总体来说,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还处于早期阶段,更多是一种技术跟随,不能指望短期内落地产品或大规模商业化。


立起来、飞起来 车企们不想只在地上跑


电动化、智能化的大变革时代,车企们除了在智能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狂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它们纷纷修改定位,叫智能科技公司、智能出行公司、AI汽车公司……总之,不单纯在地上跑了。


于是它们开始“立”起来,在2021年的“特斯拉AI Day”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提出了人形机器人项目,并于次年正式发布“Optimus”原型机,一个能除草、能做饭、能照顾老人甚至能成为人类伴侣的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入大家的想象空间。


此后两年,特斯拉持续改进“Optimus”性能,据其最近的一段视频,Optimus机器人在没有使用视觉系统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平衡能力已经能够在遍布杂草与落叶的斜坡上自如行走,并且没有摔倒。聚焦国内,大部分车企也都有相关的人形机器人规划甚至成果,12月26日,广汽集团发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


这是一台轮足人形机器人可进行上下楼梯、爬坡、单边越障等操作。而更早之前,小鹏、奇瑞等也拿出了人形机器人,小鹏汽车的AI机器人Iron已在其广州工厂进行小鹏P7+车型的生产实训,奇瑞为双足机器人Mornine设定了门店导购的角色。不过,仅仅“立”起来还不够满足车企的野心,它们也要飞起来。





说起来,飞行汽车的发展要更早些,哪怕聚焦国内,吉利控股早在2015年收购了美国Terrafugia太力飞车开始了飞天梦,2019年又入股德国飞行汽车公司Volocopter,2020年合并太力飞车投资建立沃飞长空;小鹏的小鹏汇天更在飞行汽车方面开始了商业化尝试,在11月的中国航展上,“陆地航母”已收获3000多个B端订单。


这个年末,长安汽车则在飞行汽车方面有了新进展,与亿航智能签订合作协议,兑现了广州车展时发布飞行汽车的承诺;广汽集团推出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准备搭建Robo-AirTaxi端到端的低空立体出行体系……放眼国内诸多车企来看,或“立起来”和“飞起来”二选其一,或二者都要,反正是不单纯在地上跑了。


万亿市场诱惑,但现实是否有落差?


如文章开篇所言,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智能驾驶和动力电池技术,车企们都还没有研究透,但为什么突然却对“立起来”和“飞起来”趋之若鹜了呢?答案很简单:为了赚钱,为了未来赚钱。


与当年的新能源汽车一般,如今风口上的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也拥有“万亿市场”的预期,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约合11037.3亿元人民币。飞行汽车方面,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大饼在前,车企怎肯放弃?自然也就有了趋之若鹜的做法,众多车企纷纷布局这两大新兴赛道。当然,压注新赛道的代价也不小,以长安汽车为例,它的投资规划是:在5年内投入超500亿元,2026年前推出长安飞行汽车产品,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车企布局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也有先天优势,张翔指出,车企的研发能力很强,具有大量各个专业的工程师,也可以用现有的智能化研发资源去进行研发。同时,车企的供应链更加适合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可以在现有供应链中找合作伙伴,采购成本较低。


不过,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和商业化却并没有那么简单。以相对成熟的飞行汽车为例,2020年成立的小鹏汇天四年过去仍没能实现把飞行汽车送到消费者手里,仅开始初步的商业化尝试。这一过程中,法规、技术甚至认知等门槛都阻碍了小鹏汇天的进程。至于人形机器人,或许更难,尤其是在技术层面。


李想日前也在直播间明确表示,理想汽车100%会做人形机器人,不过节奏不是现在。但在其看来,自动驾驶汽车就是最简单的机器人,如果这都没法解决,更别说更复杂的人形机器人。张翔也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供应链并不成熟,这也导致研发、制造成本非常高,很难大规模商业化。同时,从机械、智能等角度看,造人形机器人的难度很大,比如机械方面手、肘、膝等关节的设计很复杂,智能方面又需要考虑其能否理解人类的指令、语言等。


“车企去做这个事更多是一种技术跟随,不能指望车企在短时间内能把这个产品落地或者商业化”,张翔如是说。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