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关于新兴产业,地方两会传递出哪些发展信号?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3013 2025-01-23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卜文娟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地方两会成为谋创新、促发展的关键舞台。近日,各地进入“两会时间”,各省代表、委员们聚焦创新资源全方位部署,围绕科技研发、人才引育、平台搭建等关键环节深入探讨,力求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相比往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从各地两会透露的信息来看,将围绕大力提振消费投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等做足文章,确保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一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在各地2025年重点工作中被频频提及。其中,未来产业正成为各地拼经济谋长远的重点,包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先进算力等重点产业。

北京将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完善首批10个育新基地功能,支持一批种子项目落地转化,梯度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

广东提出,要聚焦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安徽提出,要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制造集群、应用场景一体化发展;丰富“低空+”场景,培育省级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200项以上。

以创新浙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今年浙江的重点工作之一。壮大新兴产业方面,浙江将“一业一策”支持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5%。聚焦未来产业,浙江将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展望2025年,各地未来产业政策制定、技术创新、场景示范、行业应用及集群打造等工作将持续推进,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原子级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有望加速形成一批标志性技术、场景、产品、企业和园区,地方未来产业先导区布局将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以‘集群模式’推动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副所长李艺铭说。

>>2024年11月1日,工人在昆桐集团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聚酯纤维车间内工作。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聚焦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升级改造生产车间和仓库,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程度,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目前,如东县已建成7家省级智能工厂、28家省级智能车间、49家市级智能车间。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关键词二首发经济

“首发经济”的概念来源于“首店经济”。2015年,上海提出“首店经济”概念,指利用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内首次开设门店。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这是国家级文件中首次提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此后,“首店经济”在实践中逐渐归类为“首发经济”。

首发经济能够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新增长点,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助推器’,有助于推动形成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从近期的地方两会来看,各地都在发力布局首发经济:上海市提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等,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北京市明确,培育新型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等,扩大时尚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发展,培育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5年引进培育100个首店;陕西省提出,加快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扩大特色农产品电商消费,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品质,释放文旅消费潜能……

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徐晓亮表示,创新首发经济供给,一方面要在“量”上做文章,积极吸引更多来自全球的首发、首秀、首展、首店落户;另一方面也要在“质”上发力,提升首发能级,更好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通过量质齐增,促进品牌之间的互利共赢和良性竞争,推动首发经济产业链发展。”徐晓亮说。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曾表示,助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服务需要不断创新与优化。建议金融机构一方面针对首发经济背后的企业,提供专属融资方案和联名金融产品,探索股权、债券、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创新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以给予利率优惠、提升贷款额度等方式,提升消费者体验。


关键词三绿色低碳

绿色低碳转型,也是今年地方两会普遍的关注点。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5年重庆将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发布无废指数,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强化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深化锰污染整治。报告同时提到,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进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程,健全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构建绿色制造、绿色服务和转型金融体系。

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5年河南将严格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建成100个绿色工厂、10个超级能效工厂。此外,河南将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绿电直供。实施交通运输设备绿色转型工程,重型载货车辆绿色替代率50%以上。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标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优化建设一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生物多样化保护重大工程,让新疆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吉林省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持续推进碳市场建设,全流程规范自愿减排项目建设及碳汇交易活动。

各地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在促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升级,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同时,有利于培育绿色产业、新兴动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2024年9月10日,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大河新兴产业园,两名工人检查风机叶片(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哈密市聚焦资源优势,加快风电开发建设力度,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同时,当地积极引进多家国内风电企业,打造风机机组、塔筒、叶片等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关键词四“两重”“两新”

“两重”“两新”成为高频词。

“两重”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包括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重点任务。

“两新”是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大规模设备更新以节能降碳、数字化转型等为重要方向,推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包括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等,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

2024年,我国大力实施“两重”和“两新”政策,激发内需潜力,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展望2025年,“两重”“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将为全方位扩大内需、支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浙江省提出持续做好“两重”“两新”、专项债等项目谋划储备和对接争取工作,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力争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份额占全国比重稳中有升。

湖南省提出,“抢抓‘两重’‘两新’等重大政策机遇”“擦亮‘湘商回归’‘校友回湘’等主场招商活动品牌”“抓好‘十大产业项目’和‘十大基础设施项目’”等。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完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争取与消费券优化发放,带动新能源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

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方面,深入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快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大力实施千企技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绿色化发展等行动,着力推进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40个、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0个以上,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0%以上。

据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将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一方面,继续强化“硬投资”。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另一方面,统筹好“软建设”。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相结合,抓紧推进规划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投资综合效益。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