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CLUB
30548 2025-03-27
3月26日,长城汽车正式发布了长城重卡Hi4-G技术,凭借在乘用车领域积累的Hi4技术体系,成功将其应用于重卡领域,实现了从乘用到商用的技术跨越。展现出了了长城汽车在雄厚的技术储备和迭代创新能力下的技术跨界整合能力。在燃油价格与碳中和目标双重压力下,全球重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路线之争。当纯电动与氢燃料的探索遭遇续航焦虑与成本困境时,长城汽车以一场"技术越界"给出了第三种答案,搭载Hi4-G超级智能混动系统的长城重卡正式登场,不仅以29.7L/100km的CHTC-TT工况测试成绩刷新行业认知,更开创了用户深度参与技术研发的产业新模式。
从乘用车到商用车的"降维打击"
Hi4-G是长城汽车基于乘用车Hi4技术体系延伸开发的商用车超级智能混动系统,专为长途干线物流场景设计。基于坦克Hi4-T越野混动技术的成熟架构,工程师们将乘用车的技术积淀与商用车场景深度融合,打造出全球首个重卡混动专属平台。以"三擎八挡十模"为架构,由康明斯13L高热效率发动机、双扁线电机与8挡DHT变速器组成的"三擎"系统,实现了1050匹马力的澎湃动力与极致效能的平衡。P2+P2.5双电机架构绝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动力耦合的毫秒级切换——在郑州至广州的平原标载测试中,双电机在起步阶段即释放350N·m扭矩,让满载49吨的列车实现堪比轿车的平顺加速。
全球首款重卡8挡DHT变速器,拥有4500N·m输入扭矩和99.5%的传动效率。采用偏置中间轴设计与电子泵+机械泵双润滑系统,既解决了传统AMT变速箱的搅油损耗问题,又将维护周期延长至180万公里。在临沂至上海的快递运输实测中,这套系统让车辆在85-95km/h经济时速区间保持发动机直驱状态,相比传统重卡节油达19.9L/100km。
九合一域控制器,通过将VCU、MCU等9大控制模块集成于两颗核心单片机,实现控制响应速度提升10倍的同时,线束长度缩短20%。为AI算法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基础,搭载模糊控制策略的Hi4-G系统,能够根据海拔变化自动切换双电机回收模式,将下坡动能转化效率大大提升。
卡友用户深度参与技术研发
与其他车企的封闭研发不同,长城Hi4-G的技术包含了无数卡友的实践智慧。在40万公里的实车测试中,"共创工程师"机制催生了四次重大技术迭代:
滑行阻力难题的破解:徐州卡友在青银高速发现车辆滑行距离异常,工程师团队据此取消强制能量回收,开发出"智能滑行"功能。通过电机在挡助力,让车辆在惯性滑行时获得额外推力,这项改进使青岛至西安线路的油耗降低2.3L/100km。
山区工况的能源循环:面对云南卡友提出的"上坡耗电、下坡费刹"痛点,技术团队开发出30C高倍率电池系统。在楚雄至大理的连续爬坡路段,双电机可瞬时释放360kW辅助功率;而在长达15公里的下坡道,双回收模式能将85%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存储。
场景自适应标定体系:通过分析郑州卡友提供的2000组驾驶数据,工程师构建出"一车一场景"的智能标定模型。当系统检测到车辆持续处于85-95km/h巡航状态时,会自动进入"经济护航"模式,通过预测性换挡将发动机转速锁定在1200-1400rpm高效区间。
混动技术重绘市场版图
以年运营25万公里计算,Hi4-G较传统重卡节省的10万元燃油成本,相当于将车辆全生命周期收益率提升15%。当行业聚焦纯电路线时,Hi4-G用事实证明了混动的可行性:其续航能力突破1500公里,补能时间仅需传统充电的1/8。这种"油电平衡"策略,正在动摇斯堪尼亚等国际巨头的技术路线选择,据悉某欧洲车企也已经赶忙启动了混动重卡研发项目。一家德国零部件企业高管坦言:"长城将商用车电子架构迭代速度缩短了5年,我们必须重新评估技术路线图。"
从技术突围到生态构建
通过10万+台车的实时工况数据采集,长城正在构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混动数据库。不仅用于优化控制算法,还将成为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的底层支撑。与康明斯联合研发的混动专用发动机,预示着动力链的深度协同。据相关人士透露,双方还正在探索甲醇-电能双燃料系统。"百台公测车计划"不仅是产品验证,也是构建用户社群的战略举措。通过开放云端标定平台,卡友可直接参与控制策略优化,"开源造车"模式也许正在重塑产业关系。
写在最后
长城汽车通过进军重卡市场,完成了从城市出行、越野到物流运输的全场景覆盖,展现了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眼光。拓展了业务边界,也为长城在全球汽车行业中树立了综合性技术企业的形象。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