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网
54554 2025-03-31
千寻位置是全球领先的时空智能科技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8 月。公司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兼容 GPS、GLONASS、Galileo)基础定位数据,利用遍布全球的 5000 多座 GNSS 星基/地基增强站,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芯片及大规模互联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厘米级定定位等服务。
成立十年的千寻位置正以时空智能技术重构全球定位生态。在北斗卫星系统与自主算法加持下,这家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阿里巴巴共同孵化的科技企业,已实现从厘米级定位到"云芯一体"全栈能力的跨越。
日前,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接受了媒体采访。据了解,截至2024年,千寻位置其时空智能服务覆盖全球,累计接入终端23亿台,为60余款智能驾驶车型提供高阶辅助驾驶支持。在杭州"具身智能六小龙"与全球车企的智能化进程中,千寻位置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数字底座角色。
以下为陈金培和智驾网在内的媒体对话实录,经整理,有删减:
问:具身智能领域对时空智能有何特殊需求?
陈金培:具身机器人对时空智能是刚性需求。我们为机器狗等设备提供"时空智能盒子",将芯片模组与开发套件深度集成。这个方案能将全球时空智能服务转化为机器人的基础能力支撑,就像为智能汽车安装数字神经。目前我们正与杭州具身智能创新企业合作,未来这项能力有望成为机器人标配。
问:如何解决智能交通中的数据隐私与跨境合规难题?
陈金培:我们构建了"可用不可见"的三重防护体系:首先数据采集仅限时空维度,不涉及用户属性;其次建立分布式数据中心,中国数据境内处理,欧洲、东南亚数据本地化存储;最后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溯源,满足各国GDPR等法规要求。目前已在30个国家通过数据安全认证。
问:与车企的合作深度能达到什么程度?
陈金培:以某头部新势力为例,我们不仅提供定位服务,更将芯片模组深度嵌入其电子架构。通过"云芯一体化"方案,实现动态厘米级定位与10^-7完好性标准——这相当于航空级安全水平。这种深度协同使该品牌的城市NOA系统误判率降低92%,为L4级自动驾驶铺平道路。目前我们与75%具备L2+能力的车企建立了战略级合作。
问:高精地图弱化是否影响业务?车企合作覆盖率如何?
陈金培:这反而带来新机遇。当车企转向"轻地图+端到端"模式时,实时三维建模对高精定位需求激增。我们正与某自动驾驶公司合作VLM(视觉语言模型)项目,通过时空智能校准,使其建图效率提升3倍。目前国内前20大新能源品牌中,18家采用我们的服务,在量产高阶智驾车型中占比超75%。
同时,千寻位置打造的"时空智能全球通"已形成三大技术壁垒:
1)星地一体:通过5000+增强站实现卫星信号全域纠偏
2)多源融合:整合激光雷达、摄像头等300+传感器数据
3)量子加密:授时系统达到纳秒级精度,支撑车路云协同
在低空经济领域,其技术已应用于深圳2000架物流无人机集群,实现厘米级航迹控制;智慧城市方面,为上海临港数字孪生体提供毫秒级时空同步,支撑50万辆车的实时交通推演。随着L3法规破冰,这家隐形冠军正从技术供应商向智能生态构建者进化。
问:现在尤其是在国际市场,在车路协同领域,千寻是怎么解决数据的问题和海外本地化的数据?
陈金培:今天我们提供的服务,刚刚讲了,包括车路协同,我们主要是给像一些路侧的设备跟单元能够提供车,因为它最后要协同起来,统一的时空基准,通过统一的时空基准,我们讲车同轨,书同文,要在同一个时空基准之下所有数据流动才有了基本的沟通标准,我们主要提供这方面的能力。
在这个能力之上真正产生的车端的很多跟行为相关的数据,今天也不在千寻这个地方,是在很多的车企那里,我们是相对底层一些的。
问:再请教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所有的客户里面,客户和客户之间提供的方案差异性多大?如果现在再新开发一个客户,在原来的方案基础上有多少工作是需要定制,大概占什么比例?
陈金培:第一个,客户对精准、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会有不同,比如今天是一辆智能驾驶汽车和一个其他的比如自行车,我们也服务很多共享单车,可能会不一样。
第二个,因为这个能力会跟汽车本身硬件有关,比如不同的车厂选用的硬件设备,包括像天线,这些不一样,就会对我们服务适配性不同,我们要做一部分工作去进行这样的适配和联调,以确保在他的这个硬件基础上做到最好。
当然,以前这个工作工作量很大,我们几年前千寻自己推出我们整套的软硬一体和云端一体的套件,这样就会大幅度减少车企的适配过程,他选用很多不同的硬件,我们就提供一套最佳实践下面的硬件,适配他这个车软硬件一体的配置方案,这样整个的适配过程就会从以前比如五六个月,大幅缩减到几周,对他整车开发帮助还是蛮大的。
我们以前几乎适配这个市场上所有跟时空传感器相关的芯片、模组和天线,把所有知识我们都沉淀下来,提炼成为我们的最佳实践软硬一体方案,我们自己的芯片、模组在车里面也开始规模性量产。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