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Auto
34308 2025-04-06
2025年4月6日,小米雷军在停更四天之后再次发布新动态。
内容为:
今天,小米的创业路已走过15年。这只是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
六号是小米公司成立15周年纪念日,出现这样的动态并不足为奇;所以小米集团高管也纷纷转发和表态。只是近期的小米品牌在线上被关注最多的话题是发生于安徽池州段的一起造成三人死亡的严重交通事故,雷军上一条动态发布于4月1日,内容是对3月29日的该起交通事故进行表态;但最新动态并未提及相关交通事故内容。
一起造成三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已经属于严重标准,同时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三人均为年轻的姑娘;加之引发交通事故的车辆又是小米SU7这台带有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汽车,所以显然更容易引起网友们的关注。
但是交通事故的处置需要一个较长的流程,仅车辆技术鉴定也许需要相应的周期。
短时间内很难拿出鉴定结果和责任认定报告。
小米SU7池州段交通事故的最终结论看来还要等待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小米公司显然需要正常运营,法律法规也不会限制其正常运营,尤其是数码消费品。所以不用对雷军的最新动态感到质疑,在没有确定责任之前,任何猜测都是没有意义的。
有关责任认定的预测并不难。
GB/T 40429-2021《驾驶自动化等级与划分要素的关系》明确说明了多点,其中至少有三点是可以基本确定车企能够无责。
1.执行驾驶自动化系统没有执行的其余动态驾驶任务。
2.监管驾驶自动化系统,并在需要时介入动态驾驶任务以确保车辆安全。
3.在任何时候,可以立即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
这是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驾驶员需要做的事情,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实际需要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角色是驾驶员而非该系统。这些内容都是公开可查的资料,在分析交通事故或其他技术话题的时候不应该选择性无视。
当然这也不是为车企“站队。”
笔者讲这些资料的初衷是希望车企都能够负责任的用词,在对外讲解车辆智能驾驶技术的时候,每一个品牌的每一次发布会都应该明确讲解出这几点!同时作为智能汽车和消费者和用户也有绝对必要了解这几点,因为只要上述三点不修改,那么就算行车中开启辅助驾驶系统、碰撞前、后或中间系统自动退出,责任都在于驾驶员——因为监管驾驶自动化系统、并在需要时介入动态驾驶任务以确保车辆安全的要求的是驾驶员而非系统,责任划分实际是几乎没有争议的。
所以有关该起交通事故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性,善后工作预计也是基于人道主义的适当赔偿。
所有智能驾驶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和用户都引以为戒吧。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