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
28237 2025-04-06
知瞭汽车/正琦
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B级车是不少年轻人购买“第一辆车”的首选。然而在最近一两年,这个“人生第一辆车”的答案却悄然间变成了小米SU7。
1.B+级传统豪强下滑明显,小米SU7乘势而上
曾几何时,奔驰C级,宝马3系与奥迪A4都是销量稳定在1万以上的热销车型。但在2月份这三款车型的销量均未超过一万辆。
而与这三款车价位相近的小米SU7却取得了23728辆的月销量成绩。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小米SU7的讨论度也是一点也不低。很多年轻人都在认真讨论这款车型,甚至考虑购买它。
显然,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BBA的光环正在逐渐消散。而新能源车型的智能化水平、更加时尚、科技感更强的优势让年轻人们更容易对小米SU7这样的车型产生好感。
更重要的是以雷军等高管为代表的小米营销团队在构建产品形象上确实有独到之处。
2.营销不止数据,故事讲得好更重要
小米SU7在发布之前,有大批质疑者。他们质疑的点无非在于小米没有造车经验,小米品牌也不具备汽车行业号召力,而小米的掌舵者雷军此前也和汽车行业几乎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无论是雷军还是小米集团上下,都对造车事业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与心血。雷军为了造车专门去考了赛车驾照,并且试驾超170辆车,记录了20多万字的笔记。甚至还学会了漂移。
而小米SU7虽然在外形上有致敬保时捷的嫌疑,但其底盘操控、人车互动水平保持在行业水准之上。而这些都是包括雷军在内的小米汽车管理层、员工在各个细节、部件严格把关后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小米的营销团队很会讲故事。他们会把这些造车背后的努力用一种容易共情的方式叙述出来。颇具戏剧性、情感共鸣性与冲击性的表达让很多人在小米SU7发布会当天就脑门一热直接下定。
但最近小米SU7的高速事故很可能会给小米SU7的销量带来影响。
3.事故过后见真金,质量还需长期考察
3月31日在安徽发生的小米SU7高速事故在网上热度颇高。除了为三个年轻人的生命惋惜之外,很多人对小米SU7的质量也产生了质疑。
但从事故的细节信息与实际情况来看,单就小米汽车的车身硬度来说,在116公里的碰撞速度下小米SU7的A柱并未发生明显变形。
不只是小米SU7,近几年也有大量碰撞爆燃的新能源车交通事故。以目前的电池技术,很难保证在超过100km的高速碰撞下电池一定不会爆燃。
从警方提供的信息来看,小米SU7的NOA功能在驾驶员分心、离开方向盘以及出现道路障碍时也都发出了提示。以目前的智能驾驶技术水平来说,没有任何一家车企敢于说自己是完全的自动驾驶。因此,此次事故中小米SU7的智驾功能很难说其出现了什么确凿无疑的大问题。
此次事故可能会对小米SU7在接下来几个月的销量造成冲击,但以目前20-30万价位中大型纯电车的整体水平来看,小米SU7不一定会丢掉太多市场份额,只不过未来的竞争格局不会像2024年那么一边倒。
写在最后
事实上,汽车这一工业制品之所以复杂一方面在于其零部件繁多,另一方面在于其面对的使用者习惯各异,使用场景变化多端。因此,设计者所考虑的因素特别复杂。同时车型使用时间不断增加,问题往往也会越来越多。
或许再过5年现在售出的小米SU7会因为智能化、零部件老化以及电池系统问题出现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状况,而等待雷军与小米汽车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