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网评
57218 2025-04-07
近日,华为官网及余承东个人社交资料认证信息同步更新,已变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此前,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头衔正式移除。这场突如其来的人事变动,其背后到底隐含着什么?
华为汽车业务架构迎来加速调整
华为在汽车领域布局广泛,通过零部件供应、Hi 模式以及鸿蒙智行(原智选车)三种模式开展业务。其中,零部件供应与 Hi 模式归属于华为车 BU,而鸿蒙智行则隶属华为终端 BG。也就意味着,余承东或完全掌控鸿蒙智行,至于为何,各位接着看。
从车BU独立运作构建开放生态 华为车BU业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首次完成市场化转身。3月31日,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华为持股比例由100%降至80%,赛力斯与阿维塔各持10%股份。
这家注册资本10亿元的企业,将承接原车BU的技术资产与7000人研发团队,转型为股权多元的智能汽车技术开放平台。此次调整通过引入车企股东,既缓解了华为年均超百亿的研发投入压力,也能打破车企对“华为造车”的顾虑。
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所言:“引望将成为智能车时代的博世”。其定位从内部研发部门转向市场化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技术授权,联合研发等模式扩大生态圈。
人事重构,余承东卸任并非退场
余承东转向终端BG副董事,卸任华为车BU董事长并非余承东点退场,而是角色升级。作为引望副董事,他仍参与战略决策;同时以终端BG董事长身份主导鸿蒙智行,做到技术输出与终端生态的平衡。
而这样分工合作的方法,让余承东能更专注于手机-车机-家居等全场景互联,毕竟问界系列做得那么出色,在去年就交付了38.94万辆,带动华为车BU首次年度盈利263.53亿元。所以,是时候完善整条生态链,以此来持续发展。
余承东的实力相信各位有目共睹,余承东在华为内部堪称 “多面手”,过往身兼数职,为华为在通信、终端及汽车领域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人的精力有限,卸任车 BU 董事长后,他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终端 BG 业务以及鸿蒙生态建设中。
行业变革已初见成效
智能汽车供应链迎来重塑,引望的独立运作也意味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进入新阶段。与传统Tier1供应商不同,该平台提供包含智能驾驶(ADS 3.0)、鸿蒙座舱、车云服务等全栈解决方案。
其股权结构创新具有示范效应:车企通过资本纽带深度参与技术研发,而华为则承诺8年内持股不低于5%以保障技术延续性。
其实该这样的模式已初见成效,如阿维塔06搭载华为高阶智驾开启预售后,仅26小时订单量突破2万辆;问界M9单月销量破万辆等。
汽车网评:
此次余承东卸任华为车BU董事确实涵盖不少信息。当然,这也是华为在战略布局、业务发展等综合考量的结果。正如余承东在内部会议中透露:“引望将推动华为汽车技术走向海外市场”。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