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智联
40952 2025-04-09
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上汽通用五菱在2025技术进化日上展示的技术图谱,以四大核心技术矩阵揭开了"人民的电智神车"科技蓝图。在电智化时代,“五菱科技 以民为本”,是五菱技术创新的基本理念。从全球首款6C高锰电池到生成式世界模型驱动的智能驾驶,从突破3万转的混动系统到方言识别率超95%的AI座舱,这家累计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车企,正以"天·灵·神"的“神界”命名技术,推动“五菱神车”持续进化,全面推进技术平权革命。
上汽体通用五菱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韩德鸿
正如上汽体通用五菱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韩德鸿在发布会上所说:“技术进化的成果是我们以架构为基础,体验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从底层焕新了五菱整个造车技术体系,天·灵·神的技术命名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它承载了我们对于科技创新的敬畏,五菱从制造构架、智能模块及三电核心部件,构建了强大而全面的创新体系。天系代表着我们的先进模式和架构,包括天菱模式和电智化架构天舆架构;灵系是我们的智能模块和系统,包含灵犀动力,灵眸智驾和灵语座舱;神系是指核心部件和设计,主要是以神炼电池为核心的安全科技护城河。”
上汽体通用五菱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韩德鸿在发布会上表示,“技术创新是产品与规模突破的底色,在电智化全球化的新时代,五菱特色的技术创新原则是以民为本,我们不做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而是做普惠大众的必需品,我们要持之以恒的探索,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新科技。”技术普及首当其冲的就是当下最受关注的智驾普及部分,上汽通用五菱此次发布了灵眸智驾技术矩阵,基于两段式端到端架构、可解释端到端架构和生成式世界模型,打造出基础版、标准版、进阶版、旗舰版四大智驾层级,构建起覆盖8-25万元价格带的智驾技术生态。
技术分层背后的用户逻辑
在宝骏云海搭载的灵眸智驾标准版(96TOPS算力)已实现高速NOA和跨层记忆泊车功能,日均智驾里程突破1600公里的用户数据验证了技术实用性。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官林智桂表示:“整个智驾的普及由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发起,我们率先将高阶智驾做到10万以内。”
灵眸智驾进阶版(200TOPS)已在宝骏享境上首发搭载,这款车型也在本次发布会上开启了预售。灵眸智驾进阶版在高速NOA的基础上,还集成了车位到车位城市领航、远程召唤代客泊车等高阶智驾功能。并新增倒车AEB和油门防误踩功能,将事故风险降低18万次,这源于对新手司机占比达37%的用户洞察。
面对未来智驾的发展,上汽通用五菱还布局了灵眸智驾旗舰版(500TOPS),它采用的生成式世界模型,通过模拟216种未来场景选择最优路径,实现个性化智驾体验。“强感知、轻地图、精算力,不鼓励堆硬件,但对用户感知明显的体验愿意投入。”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架构高级技术官林智桂看来,明确智驾方案以场景需求为核心,激光雷达将用于旗舰版但非盲目堆砌。
这种递进式布局,既对标比亚迪天神之眼、吉利千里浩瀚等竞品,又为高阶智驾保留技术冗余。尤其生成式世界模型的应用,让系统具备类似人类驾驶员的预判能力,与蔚来NOP+的"场景模拟"形成技术共振。
商乘同源的战略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汽通用五菱还发布了行业首个商用车智驾方案,其覆盖前向AEB、车道偏移预警等核心功能,在印尼市场验证的无人配送系统已实现98.6%任务完成率。这种"乘用技术降维+商用场景特化"的模式,使上汽通用五菱在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超20%的市场中占据先机。
数据驱动的技术迭代
同时,得益于上汽通用五菱庞大的用户基础,加速了灵眸智驾的升级迭代。基于275万新能源用户产生的413万次泊车数据,灵眸智驾的窄道通行算法已迭代至第9代,将最小通过间距压缩至0.2米。云端训练的2000万公里场景库,使系统应对加塞场景的决策时间缩短至300ms,达到人类驾驶员水平。
除了高阶智驾,三电技术也是纯电动产品竞争的关键技术领域。神炼电池3.0以"五零安全"标准树立新标杆,神炼电池3.0通过五横七纵结构设计、CTC一体化技术及神菱盾防护系统,实现电芯级至整车级的全场景安全覆盖。极端测试数据尤为亮眼:30-40km/h碎石井盖冲击测试、200℃高温炉烤测试、5.8mm枪击测试(累计3900焦动能冲击)均未引发热失控,以实战验证“0自燃、0扩散、0进水、0侵入、0泄漏”的极致承诺。正如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博士所说:“不起火不爆炸是行业共识,神炼电池3.0已超前满足2025国标。”上汽通用五菱通过电芯本征安全、系统防护和智能泄放技术实现安全进阶。
材料创新的破局之道
在神炼电池3.0之上,上汽通用五菱还布局了神炼电池4.0,其搭载800V高压平台与全球首款6C高锰电池技术,实现7分钟补能50%、续航超1000公里。其创新问顶高安全极耳设计与3D多面立体热管理技术,进一步突破能量密度与安全边界,目标直指“全民长续航时代”。全球首款6C高锰电池的问世,标志着动力电池进入高资源效率时代。通过LMO单晶化技术和多段控温补锂工艺,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L,-20℃低温容量保持率达85%,在消除"续航焦虑"的同时,将钴镍用量降低60%。对此,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博士表示:“行业卷到4C-6C已足够,盲目追求兆瓦级是资源内耗。”在电池超充补能领域,上汽通用五菱主张主张以用户感知和生态适配定义技术边界。
混动技术的极限突破
混动系统领域,灵犀动力3.0采用十合一高集成电驱系统(减重10%)、碳化硅功率模块(效率提升2%)、全域环瀑式油冷技术(热交换效率+30%),具有30000rpm极限转速,解决混动车型高速乏力痛点。伴随灵犀动力逐步释放神车基因,在未来还将实现馈电油耗2L/100km。同时,上汽通用五菱还面向未来布局了灵犀动力4.0版本,基于800V架构的十二合一电驱系统,目标将30000rpm电机下放至15万级车型,同时商用车增程系统实现满油满电1000km续航(百公里油耗4.3L),兼顾家用与商用场景。
智舱是当下电智化时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次上汽通用五菱发布的灵语座舱又在智舱领域带来了全新突破。灵语座舱将自研的灵语AI中枢大模型注入车载系统,在科大讯飞、百度Apollo垄断车载语音市场的格局下,五菱灵语座舱加速了AI座舱的全民普及。
方言生态的护城河
覆盖8种方言12种口音的能力,使灵语座舱在下沉市场获得独特优势。针对粤语、四川话、重庆话等八大方言,识别率可达95%以上,这种地域化适配能力,全面打破方言和口音的语言屏障。
大模型落地的成本哲学
通过"1+N"架构调度14个智能体,五菱将大模型推理成本控制在每千次3.2元,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60%。这种成本控制能力,源于其与DeepSeek联合开发的模型蒸馏技术,该技术可将1750亿参数的大模型压缩至130亿参数而不损失性能。
场景化交互的商业模式创新
"逗娃模式"中嵌入的200+互动游戏,实则是车载娱乐付费的试验场。数据显示,该功能使儿童乘客的屏幕使用时长增加27分钟,为后续推出付费内容订阅服务埋下伏笔。这种"硬件搭台,软件唱戏"的模式,或将为五菱带来新的盈利路径。
在这场全民智驾普及运动中,各家车企已形成鲜明技术路线。比亚迪依托全栈自研快速铺开智驾配置,吉利聚焦AI+安全打造家庭出行护盾,奇瑞主张“油电智驾平权”动力形式无差别智驾体验,零跑则以激光雷达硬件下探开辟新战场。至于上汽通用五菱则凭借庞大用户基数和精准成本控制,在细分市场构筑技术护城河。
上汽通用五菱成本控制能力出色,标准版智驾系统成本控制在4000元以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30%。场景精准匹配,代客泊车功能在20城120个商圈落地,解决90后用户的核心痛点、技术储备深度,生成式世界模型的预研投入达4.7亿元,储备了500+专利。全球化布局,印尼新能源市占率41%,为技术迭代提供多元场景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与上汽联合打造的"尚界"品牌虽未正式亮相,但凭借ADS 2.0系统与鸿蒙座舱的智能化组合,极可能成为搅动市场格局的关键变量。正如手机行业曾经历的智能化革命,汽车产业的智驾竞赛正在从功能有无转向体验优劣的深水区。
在技术狂飙的背后,行业仍需直面两大挑战:一是如何建立统一的智驾安全标准与责任认定体系,二是如何将冰冷的参数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优质体验。当续航里程突破四位数、算力单位以百TOPS计量时,真正的胜负手或许在于谁能将技术创新转化为日常出行的温度。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总经理 刘昌业博士
至关重要的是,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及事故责任的归属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尽管许多车企为了减轻消费者的担忧,推出了智能驾驶相关的保险产品,但关于责任的界定始终缺乏一个明确且统一的标准。最近,小米SU7的事故仍历历在目。车企们迫切需要做的是,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化协议,比如强制增加预警时间、强制公开技术细节等。正如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总经理刘昌业博士所说:“五菱一直以务实的态度看待今天的智能辅助驾驶,今天的智能辅助驾驶并不是替代用户去驾驶,而是通过智能的方式帮助你开得更轻松,并帮助你规避更多潜在的风险,真正对用户有价值的智能技术,一定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
写在最后
在这场电智化革命中,上汽通用五菱用"人民需要什么,上汽通用五菱就造什么"的朴素哲学,将高端技术转化为普惠产品。从印尼街头的新能源物流车,到中国乡镇的智能家轿,3000万用户的出行场景正在聚合成强大的创新势能。当技术平权从愿景走向现实,我们能够预见,在未来上汽通用五菱以“神界”命名的技术打造“以民为本”的产品,将不断走进我们身边。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