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贵看车
38422 2025-04-09
“车一动就晕船”,这应该是很多人对新能源车型印象不好的原因之一。
没错,新能源车在多了电池后,一体性受到影响,故而容易出现车身与底盘有明显的脱节感,变道转弯的时候座舱会慢半拍。这种现象是“质心偏转”不理想造成的,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造成过坎过急弯悬挂宛如浪里行舟的糟糕体验,还会影响车辆的紧急避险能力,这是再好的高阶智驾都救不回来的硬伤。
而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北京现代也给出了答案——做好R&H,操控、舒适、安全都到位了。
R&H调校不只是炫技,更是对安全的态度
“R&H”是什么,如果是非专业从事汽车生产、调校的人应该听都没听过。具体释义如下图所示:全称是“Ride and Handling”,即乘坐舒适性、操纵性、稳定性的平衡,可被视为一个品牌技术实力的体现。
也是因此,“R&H”变成一种隐性技术成本,品牌旗下的高端车型自然被调校到极致。但刚需车型则会被柔化处理,成果可形容为:坐着挺舒服但悬挂偏软,行驶够稳定但操控聊胜于无。该思路在燃油时代没太大影响,可到了新能源时代,就容易造成“开车如开船”的灾难体验。
而北京现代是将WRC赛级调校经验用在新车型OE身上,故而在漠河冰雪极限测试中,60km/h大转向角绕桩行驶不打滑、50km/h车速通过雪桶间距18米绕桩车车身无明显摇摆,表现优秀。加上北京现代本就优秀的舒适调校,让OE有望成为同级中操控、安全、舒适不做减法的情况下,将三方面做到最平衡的车型。
若是平时正常行驶,OE不要说和“开车如开船、车动就晕船”的糟糕体验说再见了,你甚至还能获得一些竞速的热血感。
更重要的是,OE具备强大的紧急避险能力,极限状态下,车轮动态被实时感知、提前遏制,有效避免车辆出现失控。对此有人认为,在“智驾内卷”的当下,北京现代会传达出“车辆安全不能依赖智驾”的理念,并付诸于实践着实难能可贵。
所谓诚意,是将好技术实实在在的落地
说实话,其实关于“赛道经验调校”的话题真的有点儿抽象,就像网友们吐槽的那样:赛道经验成为调校人员的炫技,久而久之成了“噱头”……而北京现代这一次是要实实在在的将其从WRC赛道上摸爬滚打来的经验给实实在在的落地。
据悉为了打造OE,现代汽车集团内部一直保留“WRC调校小组”,并深入参与了“ESC侧向控制”“动力分配策略”等调教流程。比如“质心偏转”这一情况,在日常用车过程中,车辆在转弯、加速或减速时质心会出现偏移。如果向前偏移,车辆会出现转向不足,不仅影响体验还不安全。
而OE经过“WRC调校小组”一方面是对悬挂、底盘等硬件进行机械调校,以获得理想的刚性与韧性。另一方面是优化ESC侧向控制的逻辑,根据车轮的侧滑情况和车身姿态调整介入时机,稳定车身。也是因此OE质心偏转不到1.2°,这意味着驾驶者几乎感受不到车辆“甩尾”或“弹跳”,车辆的身姿会更好控制,故而在冰雪极限测试中车轮不空转,操控不漂移。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现代OE落地WRC冠军经验并不只是为了操控乐趣,更多还是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像冰雪路面70公里时速刹停的距离是49.7米、单侧冰雪路面80公里时速刹停距离为58.6米、单侧冰雪路面20.34%坡度不溜车,以及大转向角不甩尾、不打滑,都预示着北京现代OE未来有可能是同级中驾控安全最出色的产品。
可以说北京现代是将WRC冠军经验借由OE落地在中国市场,即是北京现代技术转型的契机。
贵言堂:
总而言之,不论是刹车测试还是绕桩测试,都能看出北京现代是想将造车回到“车辆本身性能”。即在不依赖智驾系统、AEB等先进科技的条件下,车辆能通过自身过硬的素质回避事故的发生。
这样的造车理念,一方面能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很好解决新能源车型车身与底盘“脱节”感和晕船感,为用户带来优异的驾乘体验。另一方面则是给用户上了一层双保险,因为科技配置也有来不及发挥作用的时候,在那个当下就得依赖车辆自己的避险能力了。
所以北京现代也是通过OE重塑驾控安全标准。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