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号
31963 2025-04-10
新能源时代,MPV车型的市场地位在不断上升,比亚迪、理想、岚图等品牌都推出了重磅车型,而上汽大通也是MPV占比比较高的厂商之一,而且它的MPV产品并不仅限于中大型MPV。
4月9日,上汽大通G50插混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两款车型,售价为13.98-14.98万元,新车定位于国内比较少见的紧凑型MPV,新车上市后小订订单已经突破1.8万,那么这款车是否值得入手呢?
上汽大通G50插混版是一款什么样的车?
上汽大通是国内罕见的把MPV当做主力车型的品牌,在燃油车时代,它就有多款MPV车型在售,覆盖了不同的细分市场。那么,这一次上市的上汽大通G50插混版又是一款什么样的车呢?
上汽大通G50插混版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大尺寸中网搭搭配贯穿式LED灯带,同时还有U形的半包围,看上去比较大气,适合作为家庭用车,同时也能HOLD住一部分商务接待场景。
上汽大通G50插混版车身长度为4825mm,轴距则达到了2800mm,在MPV车型中属于小个子,不过内部空间方面的表现要超过同级别的新能源SUV,因为它的悬浮式车顶可以提供更宽敞的头部空间以及后备箱空间。
新车采用2+2+3的7座布局,第二排是两个独立座椅,可以通过前后滑动制造出不同的空间组合。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这款车只提供了仿皮材质座椅,座椅功能也比较简单,缺少座椅通风按摩之类的高阶功能,但考虑到这款车的售价,这样的配置并不算落后。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款车并没有提供MPV上常见的侧滑门,而是采用了传统车门。二排座椅可以向前滑动80mm,向后滑动30mm,常规状态下后备箱容积达到了406L,第三排座椅靠背完全放平后容积可以扩展至1162L。
内饰方面,上汽大通G50插混版搭载12.3英寸中控屏以及来自腾讯的TAI 4.0车联网系统,提供了在线地图、QQ音乐、车载微信等常用的互联网应用。与此同时,新车还能够实现人车连续对话,在车机互联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
新车售价和定位都比较低,在智能驾驶方面表现一般,只提供了倒车影像、3个超声波雷达、定速巡航等常规配置,L2级别的驾驶辅助则需要选装。在上汽大通的设计者看来,一款13.98万元起售的紧凑型MPV,并不需要在智能化方面下功夫。
插混系统表现如何?
上汽大通G50是有燃油版车型在售的,它与这次的插混版车型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动力系统。插混系统可以带来更低的用车成本,同时还解决了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问题,因此成为它的一大卖点。
上汽大通G50插混版搭载一款最大功率为72kW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最大功率为160kW的前置单电机,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105km,综合续航里程则达到了1405km,同时还支持6.6kW的对外放电功能,但这款车并不支持快充功能。
再来看一下用车成本,上汽大通G50插混版搭载的是18.65度的电池,百公里耗电量仅为15.1度。与此同时,这款车的百公里亏电油耗最低仅为5.4L,与同级别的燃油版MPV相比有不小的优势。
从客观角度来说,上汽大通G50插混版的纯电续航仅为105km,在同价位车型中并没有什么优势;再算上冬季续航里程缩水、没有快充功能等问题,这款车实际上并不能当做纯电车型来使用,但即便采用混动模式,它的用车成本也远远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
上汽大通G50插混版前景如何?
在MPV领域,上汽大通的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也比较准确,那么这一次的上汽大通G50插混版,准备卖给哪些人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上汽大通G50插混版对目前流行的智能化并不擅长,整体表现与燃油版车型相比并没有明显进步;与此同时,快充功能的缺失也是一个短板。为了控制成本,上汽大通G50插混版省掉了很多新能源车型的常用配置。
那么上汽大通G50插混版的主要卖点就只剩下了两个,第一,亲民的价格,13.98万元的MPV,在市场上并不多见,它是个那些家庭成员比较多但购车预算又比较低的用户,灵活的内部空间可以满足这些用户的出行需求;第二,远低于同级别燃油车的用车成本。
因此,上汽大通G50插混版的竞争对手并不是新能源车型,而是传统燃油车。它想要吸引的,是那些从传统的燃油版MPV转化而来的用户。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喜欢中大型MPV,这种紧凑型的MPV也有很高的市场认可度,上汽大通G50插混版的整体性能不错,吸引这部分用户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小结:上汽大通G50插混版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主要的卖点则是低价和低用车成本。在新能源紧凑型MPV领域,上汽大通G50插混版也算是个先行者了,那么假如你有15万元左右的预算,又比较认可MPV车型,会选择这款车吗?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