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上汽的“三套拳法”,破局传统车企转型难题

华山论剑

39743 2025-04-15

一句“懂车更懂你”贯穿了4月10日2025上汽之夜活动全程。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致辞时表示:“我们(上汽)要在‘平权’驱动下,不断实现“进阶”,做到‘我好、你好、大家好’。在技术进阶上,我们要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转变;在体验进阶上,我们要实现‘用户满意’向‘用户惊喜’的转变,让用户的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安全、智慧、愉悦的美好出行体验。

在他看来,真正的平权不应止步于功能普惠,而是要以“人-车-生活”为支点,驱动用户出行的全面进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堆料,而是关于出行本质的价值重构。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面对“上汽老矣,焉能饭否”的发问,回答亦是慷慨激昂,“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上汽的目标是要成为中国第一个百年车企。为此,上汽将始终以‘跪着学习’的谦逊、‘站着创新’的骨气,与伙伴们携手,让智能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中国标准定义未来出行,让每一次车轮的转动都承载着用户对美好出行的向往。”

与大部分车企的品牌之夜一样,2025上汽之夜一样,核心目的是为了向外界传达企业变革与发展的决心,对外界关心的技术、产品等话题做出回应,是一个展现企业态度的舞台。

而与大部分车企的品牌之夜不同的是,2025上汽之夜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讲技术,但不过度推崇参数,而是用消费者更能理解的案例来传达要领;它讲合作,但不是罗列合作成果,而是把话筒直接交给合作方,让他们自己畅谈与上汽合作的感受。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让所有与会者感受到“战意”的发布会,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这更显特别。

事实上,对于王晓秋和贾健旭的组合,业内早已将其评价为“盾与矛的黄金搭档”,王晓秋主内稳固大局,贾健旭主外开拓进取,在他们的带领下,从去年开始,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智己等品牌,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团整车批售94.5万辆,同比增长13.3%。其中,3月份上汽整车批售38.6万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大涨30.8%,今年以来上汽月销量同比、环比数据均保持连涨势头,产销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增强。

销量上涨的同时,净利润也有所提升。4月8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亿元到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到18%。

此次,作为变革重整后,上汽管理层首次集体公开亮相,既是对上海车展预热的前奏,也是对外正式发布其改革战略计划,并展示破局新生的勇气。

而破局新生的底气和答案,则藏在上汽打出的三套“拳法”里。

1、内家拳:聚合内力、掌握核心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行业淘汰赛加速的背景下,上汽集团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就是率向自身动刀。

2024年启动的“大自主战略”调整,将上汽乘用车、国际业务、研发总院与零束科技四大板块整合,目的就是破解国企“大而不强”的痼疾,将原需跨部门协调的需求,通过“穿透式管理”实现需求直通工程师,同时提升沟通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两个目标,让资源更集中、目标更聚焦、效能最大化,穿透价值链形成真正的护城河。

而成效也是显著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安全。在上汽看来,安全是平权的底线,上汽要实现最高标准的安全智能,要在智能化的前提下实现安全。

为此,上汽构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数字智能技术,实现安全保障从99%向99.99%的进化,最后的万分之一,上汽以引领未来的主被动安全相结合的应对方案,发挥全链路、全打通、全开放的自研优势,实现跨系统的、精冗余的安全控制体系。

以零重力座椅为例,为了保障乘坐过程的安全性,上汽专门为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安全方案,比如当事故发生前可以提前1秒感知系统预判碰撞风险,并在700毫秒内让座椅自动弹回安全位置、200毫秒实现安全带收紧、靠背复位,还有一个全包裹的安全气囊来保护乘员的安全。

数据显示,在这套系统之下,发生碰撞时,零重力座椅腰椎压力下降45%,胸腹伤害降低32%。

这些细节上的优化,让上汽集团敢喊出“不怕撞、不会撞;万一撞了,也不怕”的安全宣言。

“整车是一个主被动安全结合的重要场景,必须对零部件充分掌握,才能打通并实现共享。纵观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只有上汽能够做到。”贾健旭认为,这一优势形成了上汽强有力的竞争壁垒。

而除了安全之外,对于底盘、电池等核心技术,上汽也要掌握绝对的主动权。

据透露,上汽将旗下所有底盘研发和制造能力合而为一,调拨各领域精兵强将,全力打造了先进的线控底盘技术。在第一代VMC技术落地智己汽车的基础上,第二代全栈线控底盘,预计2027年前首发落地。

此外,上汽也正在落地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以及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

在2025年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节点,上汽集团打出一套刚柔并济的“内家拳法”,这套变革始于组织架构调整,成于技术体系重构,终于产业生态再造,将重新定义传统车企的转型路径,在国企改革的深水区蹚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2、外家拳:扩大朋友圈,懂车更懂你

如果说上汽的“内家拳”是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打造护城河,那么“外家拳”就是跨行革命、借力打力,打造产业新生态。

正如王晓秋所说,“一手继续与我们的老朋友大众、通用等合资合作伙伴共创;同时华为、Momenta、地平线、宁德时代、字节跳动、阿里等跨界伙伴合力打造产业新生态,让全球顶尖技术加速落地应用,为美好出行赋能。”

上汽集齐了中国智能驾驶四大金刚——Momenta、地平线、华为和卓驭(原大疆车载),共同构建可兼容的全栈式架构。

贾健旭表态:“上汽将积极拓展与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坚持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不惧跨界竞争的‘朋友圈’原则,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打造全新用车体验。”

这段话表达了两个态度,一个是开放合作的包容态度,一个是明确合作要优势互补的态度。

事实上,虽然上汽的合作伙伴很多,但并不是广撒网的胡乱合作,而是针对品牌个性有针对性的合作互补,比如,上汽荣威、MG品牌与地平线达成合作,卓驭则用于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品牌,最近上市的上汽大众途昂Pro也搭载了卓驭的智能驾驶系统,Momenta则用于上汽智己品牌。

上汽同时表示,十分期待携手华为智选车实现技术共生、生态共创和价值共振,共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创新动力,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全新出行体验。

除了智能驾驶,上汽集团还与OPPO共建了“车机即手机”生态,首个合作项目将在MG品牌上落地,预计年底正式上市。

总体来说,上汽的“外家拳”并非简单的技术拼凑,而是一场精心布局的生态革命——以开放为矛,以互补为盾,在智能时代打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兵法。

从地平线的算力筑基到Momenta的算法赋能,从华为的生态融合到OPPO的无缝互联,上汽用“技术共生体”的思维重构产业边界,让每个合作伙伴在其最擅长的领域释放价值。

结语 

内家拳与外家拳组合之下,上汽集团各品牌也将全面发力。

4月18日,上汽将在世博创意秀场,举办智己汽车发布会;4月23日揭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全球汽车设计大师约瑟夫·卡班将携两款新作正式亮相,在他的带领下,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上汽还将陆续推出十多款全新车型。

同时,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作为全球化市场走的早,培育的深的中国车企,上汽集团也将在4月23日发布新的海外战略,做到“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无论是拓展非洲市场,还是布局全球工厂,上汽将用实际行动证明,上汽不仅是中国车企,更是全球车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正如王晓秋所说:“从江南制造局的蒸汽机,到新时代的移动智能大终端,上海滩的传奇永不落幕。”

在智能电动车淘汰赛加速的当下,“懂车更懂你”的上汽集团或许也将为同行树立一个可参照的转型样本。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