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一句话点评北京车展:合资品牌,真的蹦跶不了几年了!

汽车扒一扒

59277 2024-05-08

今年北京车展的主旋律是:国产、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

非常明显的感受是,传统的合资品牌热度明显不如过去,相反,自主品牌的热度在持续高涨,尤其是比亚迪、腾势、吉利系、小米、智己、长城等品牌,热度极高。

主要原因是,中国品牌通过新的赛道,快速实现了产品多样化。

不仅仅设计要更加优秀,同时尺寸、配置、性能、科技以及舒适度,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在面对更高价格的合资车甚至豪华车时,中国品牌已经有了初步的对抗资本。

用户的选择转移是需要时间的,但今年北京车展的信号,就是中国品牌崛起。

合资品牌方面,日产、丰田、本田、大众、奥迪、宝马、通用等,依然是传统的竞争力,的确也有一些品牌拿出了新东西出来,比如说别克的GL8混动、大众的全新迈腾。

相比于自主品牌,这些合资品牌的升级速度相对较慢。

当然,并不是说自主品牌通过这一个车展就能超过外资品牌,这同样不现实,但自主品牌的升级,就是以这样的车展为节点,一次次的缩小与外资品牌之间的差距。

车展前,乘联会发布数据,国内电动化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这意味着以电动化为核心发展方向的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了接近50%的细分市场。

用户在选择时,会首先考虑自主品牌。

因为自主品牌在各个板块的竞争力已经全面提升,虽然有一部分用户仍然在质疑自主品牌的可靠性、耐久性、稳定性,但电动化的制造方式、供应链正在高度统一化。

并且自主品牌的核心供应商已经承担起为外资品牌供货的责任,电机、电池、电控、屏幕、雷达、芯片等,自主品牌的出货量在逐步提升。

比如说,马自达全新发布的EZ-6,采用的就是长安EPA的平台架构,供应链也大量采用了自主品牌体系,马自达负责设计、调试工作。

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不仅仅代表着固执的日本人开始向国内需求妥协,也意味着外资品牌躺赢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想要在未来的国内市场生存,真的需要为国内市场考虑,在设计、定位、定价、产品力的打造上,应该全面考量年轻、智能化、电动化用车生活。

过去,外资品牌凭借着燃油车领域的技术、专利封锁,获得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在自主品牌毫无技术积累、品牌建树的时候,整个市场被合资品牌大量收割。

自主品牌的崛起足以对抗外资品牌,不仅仅充分挤压了外资品牌的定价,还推动了外资品牌在国内的研发速度。

比如说,丰田在凯美瑞上装备了华为的车机系统,宁德时代的电池组大量装备在了外资品牌的车型上,这些都是国产供应链得到肯定的重要标识。

同样,这也意味着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制造上进一步逼近了外资品牌。

外资品牌目前正处于挤水分的阶段,在水分被挤干之前,需要拿出更具有诚意的技术、产品出来,并且要定出一个足够合理的价格出来,才能够对抗不断崛起的中国品牌。

当然,不是说中国品牌已经超过了外资品牌,而是在产品本身的设计、制造上,中国品牌的能力已经很强,并且得益于赛道的优势,让自主品牌拥有更好的优势,加之尺寸大、配置丰富、舒适度高等特点,让大量的用户开始逐步放弃外资品牌。

所以我说,外资品牌的生存空间,变弱了不少。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