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不降价就卖不动!车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晶晶说汽车

23567 2024-09-12

如今的乘用车市场,不降价就没销量。

包括比亚迪、特斯拉、理想在内的强势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稳定发展,必须要定期降价刺激销量,顶级车企尚且如此,品牌、销量相对弱势的车企就更加明显。

比如说飞凡R7,新款上市价格下调7万,配置全面提升,岚图追光PHEV版性能、配置全面提升,价格下调5万多。

降价还不够刺激,终端还有更多的刺激政策。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不断降价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高端车用户群体,基本上是不敢出手买车的,一方面怕买了就变韭菜车主,另一方面新车推进速度过快,两三个月就能见到更强的竞品车型。

比如说去年还听不到什么800V的动静,今年的800V基本上已经覆盖到了25万级市场,600V产品也都覆盖到了20万以内的市场。

降价的核心原因有两点,一个是过去的乘用车市场溢价太高,比如说高配飞度的落地价一再超过10万,迈腾的价格甚至可以超过23万,这些车型的产品力完全对不起定价。

用户买车更多不是看产品本身,而是看品牌价值,对于企业来说只需要雕刻品牌形象即可,产品力其实对不起如此之高的价格。

宝马325的落地价一再超过35万,放在今天的乘用车市场中来看,当年的宝马真的是躺赢。

电动化之后多了很多选择,压缩合资企业的利润空间,即便是新势力也能在这一市场中找到巨大的利润增长点,否则理想怎么能在短短三年之后扭亏为盈。

如今降价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挤压水分。

另一方面,电动化产品定价本身就高,留存一定的降价空间。

比如说秦PLUS DM-i最低配价格在9万左右,还是要比同尺寸的合资车要高,虽然动力系统更复杂,但补贴也更大。

如今的电动化产品动不动就是20万以上的价格,出让10%的定价权就是两万的降价幅度,传统BBA都已经8折卖车了,我们看到定价30万的新势力8折卖车其实也是合理的。

中国是全球范围内,车企数量最多的市场,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都在抢夺此前的合资车市场份额,挤压此前的溢价空间。

当然,其中不乏赔钱卖车的企业,通过亏损营造出来火热的假象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的确是一种手段,但市场并不会包容这些企业太久,一家企业无法稳定盈利是会在未来被淘汰的。

目前的国内乘用车市场处于一个转型的大周期,技术、供应链、成本、设计、发展方向都没有完全确定,降价是企业为了维系当下生存的一种手段, 有着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率先开启降价策略抢夺市场,为的是在后期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拥有更大的推动力。

对于用户来说,晚一天买车总没错。

之前所谓的“早买早享受”已经完全不成立,早一个月买车就有更多的经济风险,前脚买车后脚降价的风险和成本越来越大,当然和此前的市场相比,同样预算买车,如今的电动化时代产品,都要比过去的燃油车时代强不少。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