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一客
22576 2024-11-13
深圳⇄香港仅需15分钟,跨境通航正待通关
文|《财经》实习生 赵雅晴
编辑|王静仪
当下,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打“飞的”开始小规模替代高铁、汽车,成为城市内或城际间的短途出行的又一选择。
现在“打飞的”去香港的机会也来了。
11月6日上午9点,身着红白涂装的EC175型号直升机载着9名乘客从深圳南头直升机场起飞,在空中俯瞰深圳湾大桥、人才公园、蛇口游轮中心以及香港岛等著名地标后,在香港国际机场盘旋约5分钟,随后返程回到南头直升机场。
一来一回,仅耗时不到30分钟,而如果选择地面交通,这个数字将会是2个小时。
在深圳南头机场等待起飞的EC175直升机 赵雅晴/摄
这条由中信海直执飞的航线,是首条境内通航机场直飞香港国际机场的跨境直升机航线,但由于两地通关问题,目前并未开展商业运营。
不过,这一问题正有望加速解决。香港特区政府新一份施政报告宣布成立“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11月12日工作小组召开的首次会议就提到要加强与内地对接,促进大湾区内的跨境低空飞行活动。
“随着后续正式航线的开通,预计将显著增强两地间的交通连接,并进一步促进深港两地在商务和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信海直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张瑾表示。
大湾区内政策利好逐步释放,低空航线的不断织密,或许“1小时生活圈”在未来可能变成“30分钟生活圈”。
01深圳到香港,“打飞的”15分钟
快速,是最直接的感受。
伴随着空客EC175B直升机的旋翼快速旋转,起飞后15分钟,飞机便到达香港国际机场。而搭乘传统的地面交通,通行时间2小时起,海上交通也需要至少1小时。
直升机超过200km/h的飞行速度,配合上畅通无阻的空域,可谓是架起了一座空中高铁。
飞得快或许还在意料之中,但飞得安静却是这次体验中最出人意料的地方。
在普遍印象中,由于直升机客舱距离旋翼和发动机过近,转动产生的破空声和发动机的轰鸣声所产生的噪音无可避免,即使两人在机舱内紧紧挨着,交流也需要扯着嗓子呐喊,降噪耳罩更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与之相比,EC175的客舱内就如同民航客舱一样“安静”,这得益于专门设计和特殊防护措施,即使面对面坐着的两人也能用正常音量自如交谈,无需佩戴耳罩。
更舒适的搭乘体验,也让乘客能安心欣赏沿途风景。航线沿途经过深圳湾大桥、人才公园、蛇口游轮中心以及香港岛等地标,坐在窗边,港深两地风光尽收眼底。
这条港深之间的新通道在未来商业落地后,综合航油、人工、折旧等成本,预计单人单程价格将在3000元-4000元左右,每架直升机配备两名飞行员,单程乘客在10人以内。
从客舱观察到正在驾驶直升机返航的两位飞行员 赵雅晴/摄
显而易见,在这个价格下,预期目标消费人群大多是更注重时间的高净值商务人士、B端以及G端。
在未来,低空出行能否通往最广泛的C端消费者,有两个关键:一是要降低飞行成本,在此方面eVTOL至关重要;二则是提升消费者对低空飞行的接受程度。
相较于烧油、需飞行员驾驶的直升机,用电、无人驾驶的eVTOL在人力、动力以及运营维护成本上都将大幅降低,交通工具耗费减少,价格自然而然会更低、更亲民。
eVTOL初创企业峰飞就曾飞过深圳——珠海的航线,按他们的设想,使用eVTOL时票价可以降到200元-300元左右。
不过,在更低价格的eVTOL商业运营前,消费者对低空经济还需要更多地了解,市场接受度也需要培育。
因此,企业们正通过推出低空游览、科普研学等“空游+”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低空交通工具,有更多的途径接触到低空飞行。比如在中信海直小程序上现在就有“深圳湾之旅”“蛇口邮轮母港观光”两个游览项目可供预订。
中信海直微信小程序上的游览项目
02 跨境通航要先通关
值得注意的是,本条航线还并未正式开展商业化运营,想要真正面向消费者,还需要解决港深两地的通关问题。
张瑾对《财经》表示,目前中信海直正在争取以非口岸区域临时开放的形式,在深圳南头直升机场设立检验检疫、海关和边检出入点,为后续开展直升机航班打下基础。
非口岸区域临时开放并非先例。在133届广交会期间,广州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就曾通过审批获得临时对外开放,开通了琶洲至香港国际机场和香港市区直达航线,广州市区2小时直达香港机场。
除了尝试非口岸开放,还有另一条道路可以尝试。
据了解,目前部分口岸正在申请直升机跨境飞行“一地两检”模式,即在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口岸,在同一处地点完成两地的出境与入境检查、海关检查和检疫手续。
早在2007年,深圳湾口岸就已实施“一地两检”模式;2018年随着广深港高铁开通,香港西九龙站也开始实施“一地两检”。目前,深港之间的皇岗口岸正在改造重建,新皇岗口岸将确定实施“一地两检”。
“如果能与相应口岸建立合作,从而在口岸处建设通航机场直飞香港,将成为最便利的方式。”张瑾表示。
直升机在香港国际机场低空盘旋 赵雅晴/摄
此外,直升机跨境飞行还涉及港深两地之间的空域管理和航线审批,需要与两地的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跨市、跨省乃至跨境低空飞行场景都在加速落地,大湾区走在前列。
今年,广东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5月发布的《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就计划:“三年内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
政策支持下,“空中的士”在有些大湾区城市已经开始常态化运行:
比如深圳的居民,便可坐着直升机20分钟速通珠海;广州赶飞机的人,再也不用担心城区堵车,打“飞的”18分钟即可从珠江新城到达白云机场;今年想要参加珠海航展的朋友,可以体验一下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活动,坐直升机直达航展。
与开辟空中航线一同推进的,还有大湾区内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深圳就正在加速构建一张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低空起降设施网络,据《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预计到2026年,深圳将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
低空发展如火如荼,同属大湾区的港澳当然也不甘示弱。
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特区立法会发表2024年施政报告中就提出,香港要着力发展低空经济。
此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构建湾区智慧城市群”论坛上,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也表示,特区政府正密锣紧鼓地进行低空经济发展的前期工作,包括推动低空经济试点项目,与不同政策局及部门紧密协作,希望在政策上拆墙松绑,促进低空飞行活动。
11月12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以组长身份召开“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的首次会议。并对做出了香港低空经济的整体发展策略和工作计划。
未来,香港将从推行“监管沙盒”试点项目、更新现行民航相关法例、展开技术研究及规划、加强与内地对接四个方面推进低空经济建设工作。
黄伟纶表示,低空经济可为香港带来新机遇,促进经济及不同产业的发展, “我们会善用市场力量,并积极与内地方面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从境内航线到跨境航线,大湾区在航线、飞行器、政策设施上都逐渐积蓄经验,准备飞入正在到来的低空经济时代。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