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晓程
41511 2024-11-22
全固态电池,因为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甚至更长,充电时间很短甚至短过添加燃油,电池使用更安全,备受关注。很多企业押宝全固态电池研发量产。
但近期,有企业忽然说,自己的固态电池量产了,而且即将装配到最新车型上。
听起来,令人震惊。这么好的东西,这么快就量产了?丰田够高调了,还说全固态电池最快也要2027年才能量产。
更多的企业都看好了全固态电池,但不是宣称哪年量产,而是在闷声搞研发。
先看看目前哪些企业在与固态电池有染吧。
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公司正式投产全固态锂电池生产线,其纯锂 50 安时数全固态电池可用于储能和两轮车电池等领域,计划产能达到 200 兆瓦时,已实现量产。
奇瑞在近日举行的2024全球创新大会上宣布,奇瑞目前正在研发鲲鹏固态电池,计划在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的定向运营、2027年批量上市。
比亚迪一项名为“全固态电池、电池组和用电设备”的专利申请已经获批公示,这意味着比亚迪已经研发出了全固态电池,但广泛应用,尚需5年。
吉利自研的全固态电池已经达成了400Wh/kg的能量密度,电芯制备已完成20AH。
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成立的上汽清陶合资公司,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首条全固态电池生产线的建设,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智己新车将实现量产并正式交付用户。目前全固态电池产业已开工,合作车企包括了哪吒、上汽、北汽、广汽。
智己汽车发布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车型智己 L6;鹏辉能源公众号发布 “全固态电池重大突破” 消息后股价连续两天20% 涨停,但按公司计划预计一年内不会大批量生产。
广汽集团旗下埃安昊铂宣称已完成大容量全固态电池电芯研发,将在 2026 年率先在旗下新能源品牌昊铂上量产搭载全固态电池。
先导智能已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设备合作,成功获得国内外知名汽车及固态电池企业的全固态生产线订单,目前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
东方锆业在固态电池电解质所需的氧化锆方面有一定产能,可用于三元系锂电池正极材料添加剂的高纯超细二氧化锆,产能约为1500吨/年。
2024年4月2日,太蓝新能源宣布,成功制备出首块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达到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体型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样品的最高能量密度可达 500Wh/kg,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 1000 人,主攻硫化物路线,已进入 20Ah 样品试制阶段。
大众、丰田、日产、本田、现代、通用、宝马、福特、奔驰等十余家海外车企,均在加速固态电池的研发和量产。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固态电池变成商品的距离很远,有很多科学及技术的基础问题尚未解决,目前整个行业只能到 4 分的水平,只能做出一些器件样品来进行验证,不适合量产。
业内资深人士也指出,目前宣称可实现量产应用的固态电池,实际上是半固态电池,全球范围内还没有量产全固态电池的应用案例。全固态电池在功率性能、循环、材料开发、电芯制造、系统设计、回收利用方面均存在较大挑战,且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不齐全,未形成规模也是制约其技术进展的原因。
其实在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量产全固态电池的应用案例。全固态电池一直未能走出实验阶段,实现真正量产应用,在技术与工艺等方面还存在多个需要攻克的难关。从企业的技术实力、研发投入、生产线建设、产品性能指标以及与下游企业的合作情况等方面看,全固态电池量产,还是个泡沫。
高成本高价格是全固态电池量产后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没有大规模量产的前提下,全固态电池材料成本约为1.5 - 2.5元/wh,100 度的电池包材料成本在15 - 25万元,加上其他因素,一块电池成本突破30万元也有可能。制造规模小以及制造工艺未完全成熟,使得半固态电池量产初期的电芯价格高于1元人民币/ Wh。随着制造规模扩大和技术成熟度提升,半固态电池综合成本可望于2035年降至0.4元/ Wh以下。全固态电池正从样品电芯进入工程化,量产初期成本高而垫高产品价格,预计 2030 年后当全固态电池应用规模大于10GWh,电芯价格将降至1元/ Wh 左右;2035年经过市场大规模快速推广,电芯价格将有机会降至0.6 - 0.7元/ Wh。太蓝新能源董事长兼CTO高翔表示,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减少了对传统隔膜材料和部分电解液依赖,原材料成本可以下降10%以上。
结论
什么时候企业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成功解决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问题、提高生产工艺的效率和良率等,并且有实际的生产线在运行,生产出的产品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速度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性能指标,同时与知名汽车企业等下游客户有实质性的合作,我们才可以相信,全固态电池量产是确定的事实。如果企业只是单纯地宣称量产,而没有实际的技术突破和生产线支撑,这就是在浮夸吹牛博关注。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