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淬炼经典40载|桑塔纳铸就上汽大众经典传奇

汽车人参考

21327 2024-11-26

追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演进轨迹,桑塔纳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经典印记。尽管“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标志性广告语已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对话,但上汽大众桑塔纳依然是几代人的情怀所在,保持着独有的传奇色彩与荣耀。

桑塔纳问世之前,中国的轿车工业几乎处于蛮荒状态。因自身技术薄弱,更没有生产流水线,中国生产轿车的方式只能靠敲敲打打,国产化的轿车数量屈指可数,基本全靠进口。

从最初的引进、消化、吸收,到后来的自主创新与突破,上汽大众凭借桑塔纳这一经典车型,在国内轿车市场中树立了标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于上汽大众而言,桑塔纳不仅是一款承载着特殊历史意义的车型,更是企业奋斗历程的缩影。

桑塔纳国产,奠定自主创新基石

1978年底,国家为了解决出口创汇的问题,决定引进一条轿车装备线,并要把这条装备线放到上海,改造上海汽车厂。历时6年时间,中国机械工业代表团访问了欧洲6个国家,共50多个企业和研究单位,最终敲定了首款合资车型为桑塔纳,并于1983年开始在上汽大众开始生产。

但彼时中国轿车零部件产业几乎一片空白。除了国内没有相关的配套基础之外,德国大众对零配件严苛的标准要求,也是国内本土工业闻所未闻的。甚至很多零配件厂拿到样品之后,就立刻打了退堂鼓。重重困境下,桑塔纳的国产化进程基本可以称得上“开局受阻”,上汽大众干了两年多,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仅仅达到2.7%。

为攻克“提高桑塔纳国产化率”的难题,1988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上汽大众正式设立了旨在扶持配件生产企业的“桑塔纳基金”,并与10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6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的成员共同成立了“桑塔纳共同体”。在“桑塔纳共同体”的推动下,零部件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企业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技术改造,并调整了产品结构,攻克了国产化的难题,中国孱弱的零部件产业由此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改变了与国外相差30年的落后局面。

随着合作的深入,1999年,上汽大众技术中心扩建项目圆满完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集设计中心、试验中心、试制车间及试车场等先进设施于一体,为上汽大众的自主研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上汽大众同样重视研发团队的软实力建设。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与国际知名设计机构的紧密合作,上汽大众的研发团队在创新能力与水平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如今,上汽大众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完整研发体系、先进生产技术和卓越产品品质的整车制造企业,其自主研发的车型不仅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还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赞誉。

体系力提升,树立品质保证标杆

回顾桑塔纳国产化的历程,上汽大众在硬件设施与软实力双轮驱动下,持续深耕,不断夯实自身的体系力,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达到世界级水准。为了打造坚不可摧的品牌口碑,上汽大众自成立之初就将全球领先的生产标准和管理体系引入中国,特别是在桑塔纳国产化初期,面对零部件产业的空白,上汽大众专门从德国大众聘请了20多位退休工程师,对零部件生产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并严格遵守德方的“六道关口”质量控制体系。这一举措不仅快速提升了桑塔纳零部件的生产质量,也帮助上汽大众建立了领先于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1995年和1997年,上汽大众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第一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为中国乘用车质量标准的建立树立了标杆。

把提升零部件质量标准作为桑塔纳国产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上汽大众不仅吸收了一大批国内顶尖汽车人才,还专门返聘退休专家来华指导。这些专家所培养的一大批杰出汽车人才,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汽车的核心生产技术,更在桑塔纳国产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长期以来,上汽大众坚持的高标准、严要求,不仅塑造了桑塔纳这一卓越的品牌形象,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产业链。其零部件供应商群体,在历经上汽大众严格筛选与持续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赢得了高度信赖与认可。即便是在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上汽大众认证即品质保证”仍然是业界的共识。

四十年前,上海大众在风风雨雨中历经波折应运而生,为中国汽车业注入一股崭新的力量;四十年后,上汽大众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浪潮中,守正出新,抱持实干精神精益求精。从最初的国产化挑战,到如今的全球品质保证,上汽大众凭借桑塔纳不仅实现了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市场的深度开拓,更在体系力与品质管理上树立了行业标杆。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