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猛进的新能源车市,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哪吒汽车之后, 又一家新势力暴雷,它就是极越汽车。网络上,很多媒体曝出“极越汽车原地解散”的消息。尽管,极越汽车官方在12月11日发文辟谣,解释说公司服务保障和新车交付进展都没有问题,只是因为“战略调整”出现了变动等说词……
但不可否认的是,极越汽车已经进入“危机时刻”,走到生死边缘。在一往直前的新能源车市中,并不是每一家车企都能笑到最后,残酷的淘汰赛面前,没有实力的车企很难留在牌桌上。
现金流问题 或成“导火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当前得到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极越汽车陷入困局,最大的导火线是“钱”。
12月11日,科技媒体Tech星球官方微博发文称,新能源汽车品牌极越拖欠传播供应商款项36万元,逾期一直不支付款项。多次发送催款函,仍拒绝支付。并在微博上公开点名极越CEO夏一平,称“请极越CEO夏一平付款!”
这一信息立刻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媒体报道率相当高。“极越解散”、“极越倒下”、“突然死亡”等字眼纷纷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就在同日,极越汽车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关于极越近期一些情况的说明”。
“说明”事项主要针对四点,其中,在公司经营状况事项中,官方表示,公司进入创业的2.0阶段,正在协调各方面资源应对挑战,正在积极推进融资;在关于供应商合作项目中,极越表示正在积极进行财务调整,有序安排款项支付,也请相关方给予理解和支持……
从官方“说明”中看到,极越汽车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现在,官方正在积极进行融资,解决钱的问题,力求保持住当下公司的正常运营,与全体员工共渡难关。
同时,在网络上,还有自称极越员工的网友爆料,CEO在员工大会上的口头通知,11月和12月社保不交,有需求立刻离职公司;12月16日之前离职,属于被动离职,N+1于2月15日发放,但不保证,选择留下的员工计划留100人,但无工资无社保。
结果,12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曝出,极越CEO夏一平被极越员工围堵在上海办公室,夏一平表示:“正在积极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给一些时间。” 这一切进一步表明极越汽车的处境非常困难,处于“命悬一线”的状态。
图片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背靠两棵“大树” 极越为啥不行?
跟很多新势力不一样,极越汽车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背靠两棵“大树”,一棵是百度,一棵是吉利,曾经,它是百度与吉利双剑合璧的标杆,为何当下就落到这步田地?
极越的前身是集度,该品牌成立于2021年3月,由百度和吉利联合打造,当初,双方号称要打造高端智能汽车机器人品牌。
但由于造车资质等问题,吉利和百度后来又成立了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分别持股65%和35%。
2023年8月14日,集度改名为极越。从成立到现在,极越汽车推出两款产品,首款车型是极越01。今年9月10日,发布旗下第二款车型——极越07。
极越汽车的产品一直曲高和寡,概念足够前卫,但市场表现不尽人意,以2024年销量为例,1-11月份,整体交付量仅为1.3万辆左右,还不如主流新势力单一车型单月交付量,压力可想而知。
而且,前不久,吉利正式发布《台州宣言》,其中,明确表示,公司未来将从此前的扩张战略转向更加聚焦的整合与稳健增长。将旗下品牌进行整合,比如,极氪和领克合并;翼真汽车和雷达品牌并入吉利汽车集团。对于极越,吉利汽车并没有明显表态。
再看看百度方面,百度从2017年就开始布局自动驾驶业务,多年来,在智能驾驶业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已经完成对智驾、智舱、智图的产品布局。
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和百度将会合作FSD落地,以帮助特斯拉FSD早日进入中国市场。百度还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经在全国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
从当前百度的方向看,百度正集中精力做智能驾驶技术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就像华为,不亲自下场造车。至少,到目前为止,百度并没有明显表态大力扶持极越汽车。
此外,极越汽车口号很响,但行动速度跟不上,2023年10月,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公开表示,2024年销售门店计划开250家以上。但极越官方消息显示,截止到11月底,极越线下门店140家。对照品牌规划,目前极越线下门店数量没达到预期的60%。
可以说,当下,极越汽车既不是吉利汽车重点发展对象,也不是百度的关键点,多少有点儿“爹不疼,娘不爱”的意思,想要走出困局,全面翻身并不容易。
淘汰赛加速 谁能留在牌桌上?
从极越汽车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新能源领域的洗牌正在加速进行中,之前,威马、合创爱驰汽车、天际汽车、高合汽车等新造车新势力相继退出市场,被淘汰出局。
12月6日,哪吒汽车官方宣布,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 CEO,转任公司顾问,哪吒汽车公司CEO由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深陷债务、亏损泥潭的哪吒汽车也在奋力挣扎,寻求突围之路。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车企数量从2021年的300余家下降至2024年的不足50家,新能源车企数量在逐年减少。随着车市优胜劣汰加速,能留在牌桌上的品牌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表达相似的观点,他认为,2024年将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是淘汰赛的序幕之年。他坚信,未来三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步入残酷的淘汰阶段。
在蔚来成立十周年之际,创始人李斌发布在信中表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资格赛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已经来临,两三年后只有少数优秀企业能生存下来,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更高维度的竞争,不能有短板,也不可能速胜。”
现在,车市的竞争不再是单一维度的比拼,它是资金、技术、产品、体系综合能力的较量,只有那些真正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鬼斗车观点:12月份,车市有点波云诡谲,一面是乘联会刚刚发布的11月新能源销量数据,同比增长49.3%,可以说是长势喜人,一面是哪吒与极越,两家新能源车企相继曝出生存危机的事实。大浪淘沙的车市中,新能源品牌想要追求长远,政府补贴以及地方资金支持都不是长久之计,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成本控制能力,拥有自主造血能力,才能让企业走稳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