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为何挪威电动汽车渗透率最高,又为何能对中国汽车一视同仁

天和Auto

24282 2025-01-04

有关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话题主要围绕关税,似乎欧美诸多国家都在对中国电动汽车设置贸易壁垒。

可是挪威却是一个例外。

依据挪威道路联合会(OFV)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仅用五年时间即实现占挪威新车销量近10%。上汽集团的MG(名爵)汽车目前排名第十,比亚迪、小鹏两大品牌排名稍微靠后;但有意思的是特斯拉汽车稳居第一,就算是欧洲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也只是排在第二,全球销量最高的丰田汽车则排名第三。

电动汽车似乎已经成为挪威汽车市场的主流。

并且挪威并没有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其官方的观点是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所以挪威不会单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制裁。挪威交通部的观点更是“对所有国家都一视同仁。”这让国产新能源汽车爱好者们更喜欢挪威了,甚至拿出喜欢“挪威的森林”来评价,然而这是没有关系的。

挪威的特点

挪威等诸多欧洲国家是非常适合电动汽车的,即便挪威是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国家;其平均气温是偏低的,似乎应当是最不适合续航里程偏短的电动汽车的区域。但是挪威的国土面积只有38.5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只是557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呢?

38.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实际还不如一些国内的省大,比如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四川、黑龙江、甘肃和云南的面积都要更大,最大的新疆面积达到166.49平方公里;而排在第八的云南也有39.41万平方公里。

所以在挪威显然很适用电动汽车,充满一次电即便不够环游全国,那两次也就足够了。

实用主义决定了挪威不需要燃油车,或者说电动汽车可以满足日常用车和长途通勤的需要。加之挪威的电力还是比较发达的,尤其是水电足够发达。挪威的河流虽然相对短小但是河流落差足够大,便于高水头电站的建造。所以挪威用电动汽车是非常合适的,这就是特斯拉能够成为挪威最畅销汽车品牌的原因之一。

挪威的态度

为何挪威能够做到一视同仁而其他欧美国家却做不到呢?

一视同仁的前提是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切身影响到自身的利益。这是前提。反之,任何可能影响自身利益的方案都不会被一视同仁。中国电动汽车在挪威是不会对其本土汽车产业造成任何影响的,亦或者说任何国家的汽车在挪威销售都不会造成影响——挪威根本不在乎是哪个车系成为其本土市场最畅销的车系,更不会在乎是哪个品牌——因为挪威没有自主品牌!那也就无所谓是谁了。

挪威没有本土汽车制造商。

挪威只有寥寥几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比如北欧汽车零配件公司和康斯博格汽车配件制造商。挪威显然不属于汽车工业强国,那么任何品牌的汽车在挪威销售都不会给挪威带来产业冲击。而如果中国电动汽车能够在挪威打响价格竞争的话,对于挪威更是有利因素;在不考虑产业竞争的前提下,市场竞争自然是车辆越来越便宜的结果,对于其市场而言又有什么坏处呢?

与之相反,本土汽车工业足够发达的国家则会难以接受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比如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原因很好理解;因其汽车产业链是围绕内燃机汽车打造,转向新能源汽车的过程是会比较缓慢的,尾大不掉是客观事实。而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可以灵活调整方向,尤其是在举国体制的基础上更是可以灵活且迅捷的完成转型;哪怕转型中要面对同样的难题,这些难题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消化。再者是这些欧美工业强国的人力成本是不会很低的,其产业工人的薪资水平较高,同时又有工会和企业面对面坐着;所以即便企业也想要降薪增效却也很难实现,大众汽车在2024年末的案例就是最佳参考,想要给员工降薪最终还是拗不过工会。

于是有一系列成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的中国电动汽车则能够迅速抢占欧洲市场份额,而抢占的基础主要是价格优势。

这样的价格优势必定会摧毁其本土汽车制造商,而汽车产业又是诸多工业国家的基石,占到GDP的比例可能是最高的;所以这些国家不会轻易容许中国电动汽车以价格竞争的方式打破其本土汽车产业与市场的平衡。

这就是原因,实际只有挪威这种事不关己的国家才会高高挂起。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