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高性能燃油车是否还有价值,手表理论是否适合评价汽车

天和Auto

22264 2025-01-05

读者提问:

有知名博主劝说汽车爱好者不再要买燃油动力高性能车。否则一定会后悔!因为百万级的高性能燃油车也不见得比二三十万元的电动汽车性能强。但是又有人说高性能电动汽车就像是电子表,真正的玩家还是会去玩机械表。

到底哪个观点正确?

相同的问题有非常多的汽车爱好者留言提问过。笔者认为两类观点都不是错,因为看待汽车的视角不同;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去选择高性能汽车的话,电动汽车就是最佳选项,因其性能价格比是非常高的。而从趣味性的角度出发去选择高性能汽车的结果则不尽相同,客观上的电动汽车确实就像电子表,真正的玩家追求的一定不是“大流”而“小众”的情调;这并不是错,也谈不到理性与否,需求客观存在则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

就像是某知名新势力汽车品牌的创始人自己造着高性能新能源汽车,然而不还是买了一台法拉利嘛。

再看摩托车领域则能更清晰的得出结论,真正的高端摩托车市场中基本没有电动车;占比约10%的休闲娱乐型摩托车总是大排量燃油车,而这些摩托车用户对于排量、性能和操控的追求是乐此不疲的。实事求是的说,个人也是大排量摩托车的忠实爱好者;所用车辆的排量有300/650/1200,之前还有更夸张的,而现在即便心情平静了下来也还是至少保留650级的中排量摩托车。

而如果此时有人对我说燃油动力摩托车淘汰了,电动摩托车性能强劲或如何,那也只是笑一笑算了而已。

因为内燃机的咆哮声是电动机无法带来的刺激,在驾驶过程中可以清晰感受到自己操控着复杂的结构和每一个齿轮的体验绝非拧一把油门就能让电机疯狂运转而暴力加速所能够媲美的。

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操控感受确实有着很大的差异,决定这种差异的因素也不仅仅是主观感受上的不同。

其包括但不仅限于:

动力曲线差异换挡过程速度波动与操控差异整备质量差异导致车辆各角度作用力差异对操控的影响纯直线加速和技术性加速体验差异复杂路面精准控制程度差异

等等。

这就是两类车的主要差异,驾驶感受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决定一款车价值的因素也绝非直线加速能力的强弱,尤其是在电驱动技术普及之后。

直线加速性能价值缩水

当一百辆车里只有三五辆车属于高性能车,那么“高性能”就有很高的含金量。

当一百辆车里只有三五辆车不具备高性能,那么“高性能”则一文不值。

想要体现出车辆的“高性能”一定是大部分车辆不具备高性能,而电动汽车的普及让“高性能车”遍地都是——没有了参照物,主流车加速都很快,那还叫做什么快呢?无非是整体交通效率得以提升而已。

此时的“高性能车”就像是电子表:精准,高效,廉价。

可是个人同时又是这种汽车的用户,包括插混汽车和纯电汽车;也就是说个人应当认同电动汽车并且给予高度好评才对,否则不是连自己都不认同了吗?

然而不违心的说,选择这些车的原因只不过是买不起相同性能的燃油车而已,仅此而已。并且在使用多年此类车辆之后,清晰的感受是越来越多的高性能车出现在街头,性能除了提高通勤效率以外再没有其他的附加价值了。

结语:

电驱动技术带来的一定是“高性能”的平价化,这些车的直线加速能力实际没有什么好讨论了;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罢了。包括电驱动的高端汽车在未来也会很难被接受,甚至于很难去定义;因为百万级的电动汽车和二三十万的电动汽车性能基本相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应用到十几万元的汽车上,那么这些百万级的电动汽车除了大一些以外,还能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而使用成本足够低的电动汽车又在加速汽车大型化。

所以电驱动技术就是让性能平价,同时也会让汽车整体的附加价值缩水。

于是最终还是燃油动力高性能车成为真正的高端车,因其变得“稀缺。”可以说汽车产业转型的节奏进行的过于快,模式也存在不合理之处;结果只会让电动汽车的整体评价越来越低。最终还是燃油车站在金字塔的顶端,电动汽车的角色更像是“高性能千元机。”就是这样。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