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广汽本田 P7 全面剖析:亮点、短板与竞品大比拼

陆地飞行

3 2025-03-03

在竞争愈发白热化的纯电 SUV 市场中,广汽本田 P7 自亮相起便凭借独特的产品特性吸引了众多目光。今天,就带大家全方位深入了解这款车,分析其核心卖点、不足之处,并将其与同价位竞品进行对比,给各位购车者提供全面参考。
一、广汽本田 P7 核心亮点

(一)卓越驾控体验
黄金配重与高刚性车身:P7 基于专属的 Architecture W 纯电平台打造,实现了极为罕见的 50:50 前后配重比。这一配比让车辆在行驶时前后重量分布均匀,无论是高速行驶还是过弯,都能保持极佳的稳定性。同时,车身扭转刚性超过 4 万 N・m / 度,高强度钢占比高达 68%,热成形钢占比 25%,不仅保证了车身在剧烈操控下不变形,还在碰撞时能有效分散撞击力,保护车内乘客安全。
出色悬挂与驱动系统:悬挂系统采用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挂,这种组合能够精准过滤路面颠簸,在转弯时极大地减少侧倾,为驾乘者提供平稳舒适的驾乘感受。驱动形式上,提供后驱 / 四驱可选,配合其低重心的电池包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操控性与稳定性。很多试驾过的车主反馈,P7 在弯道中的表现十分出色,能够精准响应驾驶者的操作意图,带来类似传统性能车的操控质感。
强劲动力输出:前后双电机组合赋予 P7 高达 745 牛・米的峰值扭矩,百公里加速仅需 4.6 秒,这样的动力数据在同级别纯电 SUV 中相当亮眼,足以媲美一些高性能燃油车。并且,得益于合理的配重和优秀的车身结构,P7 的加速过程非常平顺,动力输出线性,在城市道路驾驶时,既不会因动力过猛而难以驾驭,又能在需要时轻松提供强劲动力,让驾驶充满乐趣。

(二)前沿智能科技
智能驾驶辅助升级:P7 配备了最新的 Honda SENSING 360 + 智能安全辅助系统,集成了 ACC 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等丰富功能。该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包括 1 个前摄像头、4 个辅助智能泊车的多向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实现了 L2 + 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其中,AHD(Advanced Highway Driving)结合高精地图,能让驾驶员在高速等路况下更轻松驾驶;高精度动态实景导航则将前置摄像头影像与导航引导重叠显示,让导航信息更加直观清晰,大大提升驾驶安全性与便利性。
华为光场屏与超大 HUD:车内智能化配置十分吸睛,12.8 英寸中控屏与 10.25 英寸液晶仪表板显示效果细腻,操作流畅。最为突出的是,P7 搭载了 41.9 英寸的 HUD 抬头显示以及华为光场屏技术。HUD 让驾驶者无需低头就能实时获取车速、导航等关键信息;华为光场屏不仅科技感十足,还能大幅减少驾驶过程中的视线分散,在提升驾驶安全性的同时,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
智能座舱交互体验:内置 Honda CONNECT 4.0 智导互联系统,配合首发搭载的 AI 开放式大模型平台,融合阿里通义千问等主流大模型开发框架,并应用科大讯飞语音方案,语音识别准确率极高,支持普通话、四川话、广东话等多种语言,且全时间免唤醒,四音区精准识别。驾驶员检测系统还具备人脸识别、情绪感知、手势交互功能,当识别到驾驶员身体不适无法继续驾驶时,会反复提醒,若提醒无果则自动减速停车并打开双闪,全方位保障驾驶安全。
(三)舒适空间与品质内饰
宽敞舒适空间:车身长宽高为 4750×1930×1625mm,轴距达 2930mm,结合本田 MM(Man - Maximum, Machine - Minimum)理念,车内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拥有 85.8% 的得房率。后排座椅放倒后,后备箱空间可拓展至 1485L,无论是日常出行还是装载大件物品都十分方便。同时,二排座椅支持 18 度前倾、10 度后仰,还配备智能控制面板,可一键调节,为后排乘客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
高品质内饰材质:内饰采用亲肤感麂皮防菌防霉座椅,通过延伸感线条压花和幻彩孔搭配,提升了精致感与亲肤度。整车 NVH 经过 30 多轮全工况实车验证、1W + 小时验证,配合 1.85㎡超大智能调光全景天幕(5 层结构,隔热防晒,5 档透光率调节,紫外线隔绝率 99.9%)以及前挡风 + 四车门双层隐私隔音玻璃,打造出安静舒适的车内环境。此外,车内配备 16 个 BOSE 扬声器,包括 4 个 BOSE 头枕式扬声器,带来分区沉浸式音场体验。

二、广汽本田 P7 不足之处
(一)续航表现有待市场检验
虽然官方宣称 P7 搭载宁德时代 90 度高能量密度三元锂大电池,综合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650km,且采用智能热管理技术,在 - 30℃极寒环境下仍能保持 86.8% 以上的容量。但实际续航会受到驾驶习惯、路况、气温、车辆负载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目前竞争车型续航不断突破的情况下,P7 的实际续航达成率是否能达到消费者预期,还需等待更多车主实际使用反馈以及专业媒体的实测数据。
(二)车机系统生态需完善
尽管 P7 在智能座舱硬件和基础交互功能上表现出色,然而其车机系统的应用生态相对一些竞品而言不够丰富。例如,第三方应用数量有限,一些热门的小众应用可能无法在车机上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对车机功能拓展的需求。虽然其智能化功能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驾驶中的大部分需求,但对于追求极致智能体验、希望车机具备更多拓展功能的用户来说,可能会稍显不足。

(三)价格定位挑战大
目前市场上纯电 SUV 竞争激烈,各品牌纷纷推出高性价比车型。虽然 P7 具备诸多亮点,但在价格尚未正式公布(网传起售价 16 万起)的情况下,若定价过高,相比同价位竞品,其性价比优势可能就不那么明显。尤其在一些国产新能源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和丰富配置抢占市场份额的当下,P7 需要在价格策略上精准定位,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三、同价位竞品对比

(一)特斯拉 Model Y 焕新版
核心卖点:作为纯电 SUV 市场的明星车型,特斯拉 Model Y 焕新版品牌影响力巨大,拥有成熟的电池管理技术和先进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Autopilot(需额外付费解锁全部功能)。其简约的内饰设计风格独树一帜,大尺寸中控屏集成了大部分车辆功能控制,操作便捷。26.38 万的起售价在特斯拉车型中相对亲民,且在二手市场保值率较高。
与 P7 对比:在动力性能上,Model Y 高性能版百公里加速与 P7 相当,但 P7 的 745 牛・米峰值扭矩在数据上更具优势。操控方面,P7 的 50:50 配重和优秀悬挂系统带来的驾驶质感丝毫不输 Model Y。智能驾驶辅助上,特斯拉 Autopilot 知名度高,但 P7 的 Honda SENSING 360 + 也具备丰富功能,且针对中国路况进行了优化。内饰方面,Model Y 较为简约,P7 则采用了更多高品质材料,营造出更豪华舒适的驾乘氛围。不过,特斯拉在超级充电桩布局上更为广泛,充电便利性优于 P7。

(二)小米 YU7
核心卖点:小米 YU7 基于小米在智能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其智能座舱与手机生态的融合度极高,能为小米手机用户带来无缝衔接的智能体验。车辆在设计上注重科技感与时尚感的融合,外观造型独特。据曝光信息,其轴距表现出色,车内空间宽敞。同时,小米在性价比方面一直表现不错,有望以相对亲民的价格入市。
与 P7 对比:智能座舱交互上,小米 YU7 凭借与手机生态的深度融合可能更具优势,但 P7 的 AI 语音交互功能也十分强大,支持多种方言且免唤醒。空间方面,虽然小米 YU7 轴距有优势,但 P7 通过 MM 理念也打造出了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在动力和操控上,P7 的双电机四驱系统以及优秀底盘调校,在驾驶乐趣和稳定性上表现突出,小米 YU7 具体动力操控表现还需等待官方更多信息。另外,广汽本田在汽车制造工艺和品质把控上有着多年的经验积累,这方面 P7 可能更让消费者放心。

综合来看,广汽本田 P7 凭借出色的驾控性能、前沿的智能科技以及舒适的驾乘体验,在纯电 SUV 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虽然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地方,但整体产品力不容小觑。在与同价位竞品的对比中,P7 也展现出了自身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对于追求驾驶乐趣、智能体验以及品质内饰的消费者来说,P7 无疑是一个值得重点考虑的车型 。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