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Auto
34281 2025-03-26
为何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成本高?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包括车辆零整比高、电池组更换代价高和无双证网约车多的三个因素;但是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因素更值得关注,该因素是车辆用户驾驶习惯偏激烈,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理论上会更多。
在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到绿灯点亮之后总会有一台车悄无声息地窜了出去,这辆车一定是绿牌;偶尔能看到尚不触及追逐竞驶行为的激烈驾驶车辆,大概率也会是电动汽车,当然也有少数场景中会出现超跑,但这样的车型出现的概率是比较低的。那么为什么电动汽车的司机里会有一批喜欢急加速、急转弯或急刹车的人呢?又是什么让这些车主偏爱激烈驾驶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点。
1.用车成本的降低
电动汽车用户之所以能养成激烈驾驶的习惯,核心因素是充电的代价低。
由于电价整体偏低,充电行驶的成本可以低至每公里0.1元左右!那么即便养成急加速的习惯,每公里的行驶成本也不过是0.2~0.3元——相当于最省油的燃油车。加油门不心疼才会养成大脚加油门的习惯,而一旦形成这种习惯则难免会有更高的概率去造成交通事故。
2.车辆性能冗余
电动汽车的性能往往是严重过剩的,中端车里已经有百公里加速可以低至3~5秒区间的选项;30万左右甚至可以找到直线加速性能堪比F1方程式赛车的电动汽车。这样的汽车已经达到超跑性能的标准线!而在此之前,该价格区间对应的燃油车充其量可以达到6~7秒的水平,主流的中大型轿车和B/C级SUV往往只能达到8秒左右。
让一些本应该开代步车的人忽然开上超跑,他有可能把持的住吗?
且不论驾驶经验能否适应超高性能车辆,心态上从适应到平静也是需要一个周期的;而问题往往就出现在适应周期里,说白了就是不发生一些交通事故往往不会平静。
3.车主年龄偏低
电动汽车用户整体年龄是偏低的,因为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才刚刚跨过鸿沟理论的鸿沟;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以中青年人里的中高产人士为主,而第一阶段大众汽车市场的消费者人群却以青年人为主。
正是躁动的年龄段。
让内心依然躁动的青年司机们忽然开上超跑级别的汽车,内心不膨胀才奇怪。
让本应该开代步车的人开上超高性能汽车,这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其挑战的是车主的自控能力,更是在挑战原有的交通效率标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通事故与社会问题。
现在应当思考相应法规和汽车技术的同步进步与匹配的问题。
电驱动技术会让汽车性能实现跨越性的提升,此时应当考虑限制车辆马力;或者对驾驶证进行分级,或用驾龄来限制可用车辆性能标准;比如驾龄1~3年内不允许驾驶最大马力超过300PS的汽车,驾龄3~5年内可以驾驶最大马力500PS或600PS的汽车,前提是期间不发生驾驶证记分记满的记录。
摩托车驾驶证也需要对应分级,因为现在的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也在进行着价格竞争;排量超过500ml的中大排量的机车门槛价跌破2万级大关不会很难,公升级摩托车看向3万级的价格门槛怕也只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了。
让一个用小排量弯梁车或正三轮摩托车学习和考核的新手司机去驾驶这样的摩托车,那就是在培养“亡灵骑士。”近几年里已经有诸多年轻的“机车网红”接连殒命,于是这个话题才引起了思考但看起来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现在又轮到汽车领域了,应当重视起来了,道路上的机动车还是应该平稳一些才好。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