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周刊
30468 2025-03-26
3月19日,牧原股份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这是其连续第12年向社会披露可持续发展成果。作为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在报告中系统展示了其在绿色发展与生态共荣、高质量ESG治理、员工福祉提升、食品安全保障及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实践进展。通过技术创新与可持续治理,不仅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更以可量化的成果为行业提供了ESG实践的标杆样本,这份报告背后,是牧原股份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深度践行。
一、ESG治理:顶层设计驱动ESG长效落地
牧原股份将ESG治理深度融入企业战略,设立了由独立董事及非独立董事组成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围绕猪肉价值链及利益相关方的需求,秉持“诚信合规经营、食品安全、绿色低碳、合作共赢、关怀员工、造福社会”的ESG战略定位,通过“决策-管理-执行”三级架构与制度化建设,构建了覆盖全链条的ESG管控体系,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从战略规划到一线执行的无缝衔接。
同时,为推动公司ESG绩效持续提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核心ESG议题指标纳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考核体系,确保关键可持续发展议题获得有效管理,通过差异化设定绩效考核权重,进行年度评估相关管理者对ESG绩效的贡献度,评估结果直接关联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奖金分配。
通过“战略融入—架构保障—考核驱动”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牧原股份不仅将ESG理念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管理行动,更以制度化的刚性约束确保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性。从战略目标到绩效奖金,ESG责任层层穿透,这种“责任与利益绑定”的治理实践,将持续激发组织内生动力,推动牧原与社会价值的共生共荣。
二、绿色发展:全价值链减碳行动引领行业转型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牧原股份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从饲料生产到终端消费的全价值链,秉承“不转嫁成本、不遗留隐患、不推卸责任”的理念,建立了“零排放、无隐患、无臭气、减雾霾、碳减排”环保五台阶目标,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升级,打造了一套种养循环、资源化利用的低碳养殖模式。2024年,参与起草畜牧业首个碳排放核算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畜产品》(GB/T44903-2024),推动行业标准化减碳。最终牧原股份实现全年温室气体减排量529.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公斤猪肉排放强度0.9052kg二氧化碳当量(根据2023年度核算范围及标准计算),比2023年下降6%。
牧原股份价值链低碳行动:
种养循环:构建“猪养田,田养猪”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实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把养殖废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发酵”后,100%转化为水肥资源,一点都不浪费。充分利用粪肥资源替代化肥,将养殖业从“污染源”转变为“生态修复引擎”。2024年,通过粪肥资源化利用服务农田达472.08万亩,较2023年新增20.01万亩,替代化肥15.46万吨,土壤有机质提升2.15%,减投增收13.53亿元,土壤固碳总量达到144.7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低碳饲养:结合猪的最适营养需求,研发智能饲喂系统,实现一日一配方,并早在2021年向行业公开低豆日粮技术,农业农村部将其作为典型案例向全行业推广,推动行业豆粕减量,降低行业氮排放。2024年,投入1.43亿元推进低豆日粮应用,最终实现低豆日粮中豆粕占比为7.3%,远低于行业水平,减少氮排放8.3万吨,相当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6.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降氨除臭:在所有养殖场推行降氨除臭工艺,通过智能化管控,将废气集中收集净化处理,实现出风洁净无臭,显著减少氨气的排放量。2024年,减少氨排放3.17万吨,相当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4.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能源替代:研发并应用热交换系统的无供热猪舍,从源头上降低冬季供暖的天然气和煤炭消耗,实现节能减排。2024年,减少标煤使用40.74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05.9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积极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已在养殖场和屠宰厂广泛应用光伏发电,截止2024年末,总装机容量达588.90兆瓦,全年发电量2.05亿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0.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沼气利用:2024年,新建23个沼气利用项目,沼气总利用量达3,725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省天然气为2,421万立方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7.8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未来,牧原股份将继续科学规划减排路径,保持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不动摇,设定阶梯式目标,2025年实现温室气体总排放强度下降1.5%,2030年进一步降低20%,以年均超4%的降速持续优化生产碳效率,同时加速绿电规模化应用,明确2025年清洁能源替代比例达4%、2030年提升至30%,通过光伏、沼气等新能源技术迭代,逐步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将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度融入经营战略,践行从行业领跑者向碳中和先锋跨越的行动力,为农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落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三、食品安全责任:从全链可追溯到“高品质猪肉”
牧原股份秉持“为社会生产健康食品,提升大众生活品质,让人们享受丰盛人生”的经营宗旨,以“用生命守护品质”为承诺,生产高品质猪肉。构建“意识强化-制度规范-动态监管-闭环优化”的全链条食安管理体系。通过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已形成从投入品、饲料、养殖生产、检验检测、生猪销售、屠宰肉食到市场流通的全链条质量堡垒。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全程管控,重新定义了“放心肉”的标准。未来还将构建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使基因表达提升至90%-95%,提升选种精度,减少干扰因子,助力实现中国种猪选育自主可控。
牧原股份食品安全行动:
全链可追溯:用数字化守护“舌尖安全”
构建的“711”(“7”个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体系、“1”个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1”个牧原食品安全文化体系)全链质量管控体系,覆盖饲料、养殖、屠宰到流通环节,实现“源头可查、过程可控、责任可究”。
生猪福利升级:科学养殖提升肉品品质
将动物福利纳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更安全营养的饲料和饮水、更舒适的环境、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更贴合猪的行为习惯、更合理的运输和屠宰”五大维度改善生猪生存状态。包括结合智能管链和智能饲喂系统,实现一日一配方精准饲喂,为猪只提供安全、营养均衡的饲料;配备水源超滤设备,病菌去除率达99.99%,为猪群提供充足、洁净、新鲜的饮用水;自主研发的智能空气过滤猪舍,能实时智能调节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对非洲猪瘟等病毒细菌拦截率可高达99.3%,进入猪舍的空气接近ICU空气标准,为猪只创造四季如春的健康环境,大幅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等。
疾病防控体系:天网工程致力高品质猪肉
实施天网工程,致力于猪病净化,通过净化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保护易感群体,保护猪群健康,使猪群少生病、不生病。基于智能化和信息化建立三级健康预警机制,为养殖单元配备巡检机器人,搭载摄像头、麦克风、热成像仪等智能传感器,采集猪群的图像、视频、声音、体表温度等数据,及时对猪群状态进行监测,保证猪群的健康,有序推进从“肉品无抗”到“阶段无抗”再到“全程无抗”,最终实现生产无抗、绿色、安全的高品质猪肉食品。
截止目前,牧原分别于2025年1月26日、3月12日,在西峡三场、西华十五场,通过北京华测食品安全无抗产品认证,标志着牧原以更高水平的健康管理、更严格的用药管理等措施,实现更安全的高品质猪肉规模化生产,在“肉品无抗”上取得重要突破,为育肥阶段实现无抗打下坚实基础。
让全程无抗猪肉走进千家万户,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质量宣言和宏伟目标,更是中国农业从"量变"到"质变"的产业革命。在食品安全这场永无止境的征程中,牧原股份正以"科技+责任"的双轮驱动,书写着中国食品安全的未来范式。
四、员工福祉与人才战略:机制创新成就员工幸福人生
牧原股份通过职业发展、薪酬激励、人文家庭关怀三大维度,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员工价值实现平台,和覆盖员工、子女、家庭的全面幸福工程,目前已形成“能力提升-价值创造-幸福共享”的良性循环,为行业人才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牧原股份员工幸福工程行动:
薪酬激励:从“打工人”到“事业共同体”
用机制提升员工人生的高度。2024年,创新养殖技工薪酬方案,明确绩效导向,让每一位养殖技工清晰如何挣高薪,并在管理、技术、硬件上予以支撑,帮助员工养好猪,平均薪酬12.53万元,优秀员工薪酬实现翻倍,高达2万-3万元/月,实现事业成功。同时,公司通过实施3次员工持股计划与3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让1.2万余人次成为“企业股东”,共享发展红利。
职业成长:从“人尽其才”到“价值实现”
全年投入7.2亿元用于员工专业技能、领导力提升及职业化水平等方面的培训,覆盖率达100%。”连续推行16年的“师徒制形成“传帮带”的人才孵化链,2024年为7.91万名员工匹配导师3.64万名。此外,公司设立技术工程师、职能、生产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拓展晋升路径,综合考量员工的业绩、能力、特质及个人意愿,实现人尽其才,让每个员工的价值得宜实现,即使是免职干部,也可通过再历练,重新考核竞聘上岗,真正践行“能上能下”的用人理念。
同时,依托职工代表大会和完善工会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知情、参与与监督权;畅通员工沟通反馈渠道,2024年,共收集员工反馈意见12,289条,涉及人事、薪酬、福利、餐饮等方面,投诉受理率达到100%。
家庭关怀:从“家庭幸福”到“代际成长”
用爱延伸员工家庭幸福的深度。从13.36万名员工到13.36万个家庭,秉承“让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的理念,搭建全场景员工及家庭福利平台,形成了覆盖衣、食、住、行、用、育、康、情、财等九大关键领域的员工福祉系统性建设,提升员工及家庭幸福感。
用心拓展员工幸福的宽度。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的理念,搭建母子工程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家庭教育讲座及员工子女托管,开展研学冬/夏令营、亲子运动会、子女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孩子提供学习成长机会,拓展视野,塑造健康心智,同时促进子女与父母间的交流与共同学习,让9.39万名员工子女在牧原乐园中成就精彩未来,享受丰盛人生。
五、乡村振兴:联农助农共享产业价值
牧原股份将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构建产业带动+技术共享+公益托底"的三维助农模式,走出了一条"企业做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牧原股份乡村振兴行动:
带动就业:让农民成为产业工人。
通过在全国 25 个省级行政区、109 个市、225 个县(区)、1326个乡村布局的养猪产业,为乡村创造10万余个就业岗位,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 12.53 万元,并带动 4 万余名大学生投身农业 ,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种养循环:让农民种地更有保障。
2024年,公司通过种养循环、联农带农等机制,布局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109个市、225个县(区),服务农田472.08万亩,开展农技服务9,293次,覆盖村庄14,482个,培训农民28.2万人次,助农减投增收314.33元/亩,全年助农增收13.53亿元。
产业互联:让农户“养好猪、挣稳钱”
构建产业互联,联农带农,输出“产品—技术—数字化—管理—人才—资本”等服务,与农户共享资源与技术,共同创造,共享成果。2024年,向市场供应种仔猪612.4万头,服务养殖场(户)6,334个,带动养殖场(户)专业化生产,实现共同发展。
公益助农:从“输血”到“造血”
教育振兴:自2003年起,持续开展聚爱助学系列活动,主要包括金秋计划、春苗计划、春雨计划,改善乡村教育条件等,将企业绩效与教师奖励挂钩,截至2024年,累计捐赠1.20亿元,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3.54万人次;自2005年起,奖励优秀大学生,以奖促学,截至2024年,已奖励9.96万名大学生,金额2.85亿元。2024年度共发放奖学金4,988.05万元,帮助1.74万名大学生实现梦想。
惠民服务:持续开展惠民工程。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道路建设、路灯亮化、广场修建、绿化及用水工程等惠民项目上累计捐赠1.07亿元,覆盖1,792个单位村,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极大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志愿服务:成立志愿者团队,倡导员工与大学生积极参与公司公益慈善相关志愿活动。2024年,志愿者团队注册员工达到9,702人,志愿服务时长71,852小时,服务足迹遍布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
六、以ESG为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从绿色养殖到食品安全,从员工共富到乡村振兴,牧原股份已用32年的实践证明,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更是社会治理的创新主体;企业的社会责任并非成本负担,而是驱动创新的源泉。当612.4万头仔猪走进农户圈舍、当65.93万只爱心书包背在乡村儿童的肩上、当40.89万亩盐碱地与沙漠土地被重新改良,当9.39万个家庭幸福安康。。。。。。牧原股份这条"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生"的道路,正为中国式现代化、企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的注脚。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