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神行者进展缓慢,星纪元ES/ET或交捷豹路虎生产

汽扯扒谈

31384 2025-03-27

早在去年6月,奇瑞与捷豹路虎宣布重启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试图通过"技术输出+品牌授权"模式改写合资规则。然而截至今年3月,神行者项目虽首款车型临近亮相,但三方协同效率、技术适配争议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与此同时,最近有消息称,奇瑞旗下高端品牌星途的星纪元ES和星纪元ET或将借助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投产。就此消息,“汽扯扒谈”也向星途汽车方面进行了求证,但星途方面表示,对此事并不了解。不过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在这场看似偶然的产能腾挪中,实则暗含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期的深层逻辑:当技术主导权易位,传统合资模式该如何重构?

神行者项目遭遇技术反哺的困境

其实作为汽车领域跨国合作的创新样本,神行者项目正经历着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换市场"的转变。该项目开创性地采用奇瑞主导核心技术开发(基于E0X平台)、捷豹路虎专注产品定义的协作模式,这种分工源于双方迫切的现实需求:奇瑞亟需借助高端品牌突破30万元价格天花板,而捷豹路虎则试图通过引入中国车企的电动化技术扭转在华销量颓势——其2024年国产车型销量仅2万辆的窘境,成为推动此次合作的直接动因。

根据此前已知规划,星纪元品牌旗下的首款MPV车型E08,将与神行者E0V项目实现共线生产,这无疑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有的捷豹轿车已全部停产,仅保留路虎极光和发现两款核心车型,其余车型均基于E0X平台进行全新开发。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跨国协作的复杂性逐渐显现。尽管官方始终强调"进展顺利",但知情人士透露,奇瑞工程团队的开发效率曾远超捷豹路虎预期,双方在质量标准把控上产生分歧。这背后折射出更深层次的认知差异:当中国车企首次向豪华品牌输出平台技术时,奇瑞E0X平台搭载的800V高压快充、智能空气悬架等前沿配置虽具技术优势,但其成本控制导向与路虎品牌传承的豪华基因产生冲突。在首款车型开发阶段,英国团队初期参与不足更导致设计方案多次返工,暴露出地理距离与文化差异对协作效率的制约。

此外,销售端重构带来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神行者事业部计划脱离原有奇瑞捷豹路虎销售体系,独立建立专属渠道网络,这种"去IMSS化"策略虽规避了历史渠道矛盾,却引发了新的利益平衡难题。营销团队在塑造神行者品牌调性时,还需努力赢得消费者对新品牌的认知突出产品定位既要承接路虎的豪华基因,又要彰显奇瑞技术的创新价值。

星纪元的技术溢出与产能再分配

今年以来,星纪元车型的热销态势意外揭开了奇瑞高端产能的掣肘,而捷豹路虎常熟工厂长期闲置的产能恰好成为解题关键。这种供需错配催生了跨品牌产能协作的新现象。即原规划归属星纪元的E0V项目已整体平移至神行者序列,新车型基于可扩展的E0X平台打造,其3.1米轴距及6座布局设计,既实现了平台技术的跨项目复用,更标志着奇瑞在高端车型开发中掌握了全球价值链的关键分配权。

同时,技术层面的深度协作正在形成双向赋能。如果未来星纪元ES/ET新车型全面导入捷豹路虎的生产体系优势,那凭借着常熟工厂成熟的铝制车身制造工艺将显著提升星纪元产品的车身刚性。而移植路虎全球质量验证体系,则有望补强星途在高端市场的品控把握能力。

更关键的是,通过捷豹路虎的海外渠道网络,星纪元ET增程版可规避贸易壁垒,直接触达欧洲市场。这种技术反哺机制,正在重塑奇瑞高端车型的研发逻辑。

另外从生产角度来看,奇瑞捷豹路虎的常熟工厂具有很高的"技术试验场"价值。这座累计投资175亿元的工厂,拥有国内顶尖的智能制造设备。星纪元车型在此投产,不仅能共享数字化管理系统(MES),更可借鉴路虎的模块化生产经验,实现多品牌混线生产。

在此我们不妨大胆猜测,如果未来神行者项目与星纪元的产能协同,标志着中国车企首次实现"技术输出-生产整合-品牌升级"的闭环突破。当E0X平台同时承载星纪元产品和神行者新车型时,就不仅是对"以市场换技术"时代的彻底告别,更预示着全球汽车产业权力结构的根本性位移。这场可能发生的产能合作试验,或许正在书写中国汽车高端化的新范式。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