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叔车评
24713 2025-03-27
面对25年必将会开启的高端SUV之战,一些选手已经开始出牌了。其中打头阵的还是问界,M8(预售36.8万起)和新款M9的预售,这个领域的王者主动开启了“防护罩”;随后是以38.98万价格正式上市的腾势N9。而面对这些35万+的选手,领克900反而是放下了思想包袱,以33万起的价格开启了预售,那么今天就以产品力、品牌力、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分析,来聊聊目前高端SUV的战况。
对于领克900,预售价上应该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差别。毕竟作为一款车长超过5米2,轴距更是达到3160mm的大型SUV,这个预售价有点打破了此前的“行规”(即这个尺寸的SUV普遍高于35万)。至于产品本身,性价比+最近流行的新科技也的确成为了它的卖点。
比如除了5米2的尺寸之外,领克900在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基础上,配备了后排双180度电动旋转座椅、前后双30英寸6K屏幕、31扬声器哈曼卡顿音响,以及天地门。配置的丰富程度,配合目前同尺寸最低的价格,带来的效应显然是“奶爸党狂喜”。
不仅是舒适、车机方面,领克900在动力、底盘这一块也做到了尽量不趋同。比如它提供了2.0T+三电机、2.0+双电机和1.5T+双电机三种选择,纯电续航则有185公里和220公里两种版本;AI数字底盘则拥有了原地掉头、蟹行模式和灵巧转向等功能,加上双腔空气悬挂和CDC阻尼控制系统,以及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结构,领克900成为一款高端城市SUV的同时也在向那些方盒子选手看齐。
至于最后一个项目,就是智驾了,在这方面,首先要说的是吉利系在智驾领域一直不算强势,不过好消息在于,除了华为、小鹏这些知名选手,其他国产在普通消费者眼里也是被一视同仁,即除了华为、小鹏只剩其他。而吉利最新的千里浩瀚则打算让领克900率先支棱起来。
从硬件来看,领克900配备了激光雷达,以及首搭Thor智驾芯片。并且可以实现满血版的车位到车位,全国城市无图NZP等功能,针对环岛、掉头、可变车道、高速ETC、路口待转区等特殊工况也进行了优化。总体来看属于没有太多特别的新增功能,但吉利的确是在努力冲进智驾第一梯队。
把亮点讲完了,再来聊聊领克900的槽点,或者说相比于其他选手的弱点。对于产品本身,一个中规中矩的地方就在于它的颜值,比起预售价更低的昊铂HL(27.98万起,不过尺寸确实更小,为5米1级别),领克900的设计接受度确实更高一些;但比起至今把持着“颜王”标签的理想L系,它的确缺乏一些惊艳感。此外,从品牌的层面来讲,领克虽然是自主中高端系列里面的元老,但在这几年,却明显被自家的极氪抢走了风头,吉利系的次旗舰定位、此前主打12-25万级的价格区间,还有一半新能源一半燃油车的用户人群,跟问界、理想等对手比,品牌情绪价值也同样不是它的强项。
看完产品之后,再回到国产高端新能源SUV这个市场,可以发现领克900的策略还是非常清晰的:既然品牌力和颜值并非TOP级,那就踏踏实实的走好性价比路线,33万的预售价,在同尺寸当中的确目前的独一份了,尤其参考配置表,满配版本的千里浩瀚、座椅按摩全系标配,空气悬挂、6K后排大屏、旋转座椅等关键装备也出现在了35.5万起的次低配上……它在性价比和新科技配置之间达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也给自家的极氪9X腾出了定价空间。
总的来说,相比于此前强调独门科技、品牌力、高颜值的其他选手,领克900这款车更符合路人思路:即用更具性价比的价格,把最新的科技装备给端上来。目前同尺寸价格最低、功能/科技相比老一代的沙发彩电也有明显提升,这的确是一款很务实的产品。只不过,高端SUV到底符不符合路人思路却又另说:更低的价格、新的配置的确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用户;但此前问界、理想也证明了这个市场的消费者更喜欢极致的产品力和品牌效应而非性价比。那么对于初入30万、大型SUV领域的领克900,你觉得它33万起的价格和诸多尝鲜装备,能把这里撕开一道口子么?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