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汇
29758 2025-03-28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比亚迪发布超级 e 平台,以兆瓦闪充、3 万转电机、1500V 碳化硅芯片等 11 项全球之最刷新行业认知时,质疑声随之接踵而至:“实验室数据能否落地?”“技术超前是否脱离实际?”
见怪不怪,这几年,每当比亚迪发布突破行业前沿的技术时,总是伴随着各种画外音,从DM-i、刀片电池到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甚至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不断刷新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高度。
但事实证明,比亚迪的这些突破性技术,不仅很快被市场所认可,并体现在终端销量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
此番,面对又一波的争议,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的回应掷地有声:“比亚迪的风格一向是一发布即量产。” 这场关于技术可信度的讨论,最终指向一个核心命题:比亚迪所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跃迁,究竟是噱头还是真实力?
让技术从 “纸面” 走向 “路面”
首先,技术是否“脱离现实”,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是否马上落地。比亚迪的回应以行动为证:4000 个兆瓦闪充站正在全国布局,首批 500 个将在 4 月初汉 L、唐 L 上市时启用。
而在超级e平台发布会现场,在诸多媒体的见证下,汉 L 从 10% 电量充至 60% 仅需 5 分钟,续航增加 349 公里,峰值功率突破 1000kW,真正实现 “1 秒 2 公里” 的补能速度。
正如业内评价:“比亚迪的电机不是实验室里的‘花瓶’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