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客户端
22812 2025-03-28
3月27日,2025青岛市“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启动仪式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对接会举办。
大会发布青岛市惠企政策与产业图谱,以全景视角呈现资源禀赋与营商环境,不仅为本地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更吸引众多外地新锐力量纷至沓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青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携手同行,绘制出一条独特的产业升级路径,加速探索形成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青岛模式”。
从不久前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到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进一步部署,民营经济发展迎来更多利好。
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帮助企业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本次大会,正是青岛根据实际需要,对于政策的落地落实。大会现场发布《2025青岛市“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实施方案》,从五大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破壁垒、疏堵点、提信心、优氛围,努力让青岛民营企业有感有得。
政策惠企方面,依托青岛政策通平台等,广泛宣贯惠企政策,强化政策深度解读和精准辅导。运用数字技术,基于企业画像精准推送涉企政策信息。
环境活企方面,通过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演中心、民营经济银企茶座等活动,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成就宣传报道,推动中小企业拓展市场、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优化融资促进服务,提升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水平。
创新强企方面,通过开展青岛市优质中小企业赴先进城市对标提升等活动,梯度培育优质企业,组织开展赋能等服务。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开展质量管理能力评价。
人才兴企方面,通过开展“百名工匠服务千家企业”专项活动等,加强中小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多渠道产才、校企对接平台。加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培训。
法律护企方面,通过加大府院府检联动等,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完善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和反馈机制,开展法律宣讲,引导企业加强合规管理。
同时,在服务行动期间,还将举办和开展第十一届“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和“与民企同行”作风践行活动。
一串代码“链”两端,一家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正将触角延伸至青岛。
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专场对接会,上海凝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专程赶来,与青岛的链主企业洽谈合作事项,了解应用场景数字文化空间的细化需求,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合作的对接点、融合点、双赢点。
实际上,外地企业在青岛“卡位入链”并不是件稀罕事。
比如,全球最大空调风叶制造商之一广东顺威股份,从成立之初就与海信集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其成长史正是中小企业与链主协同共生的缩影。在今天的对接会上,像凝丰智能这样带着合作愿景参会的外地企业还有二十余家。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带动产业链,链主企业必须积极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在对接会上,青岛多家头部企业抛出“橄榄枝”。
“我们的主要服务场景是城市级的静态交通管理平台,前端的感知设备更多地依赖于南方的生产制造企业,”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产业链对接活动,在青岛本土找到更好的配套企业,共同致力于青岛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条产业链上的“双向奔赴”,总在技术齿轮与场景卡槽的咬合中实现进阶。
从去年4月青岛首次启动融链固链行动,到今年形成“月月有对接、链链有专班”的常态化机制,青岛在“链”上对接服务,在“链”上链接资源,企业抢来市场和订单的同时,也打开了产业融通的新路径,产业链供应链变成畅通经济循环的“共赢链”。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深度协同、优势互补,不仅开辟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业升级新路径,更在创新实践中形成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青岛方案”。
近几年来,以技术攻坚见长、创新驱动为核的科技型企业集群在青岛蓬勃生长,持续刷新着这座城市的产业基因与竞争底色。
比如,赛轮集团首创“液体黄金”轮胎,打破轮胎行业“魔鬼三角”定律;即发集团研发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行业十大颠覆性技术之一;瓷兴新材料的研发团队,仅用5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落后国外20多年的“卡脖子”技术……
截至2024年末,青岛全市实有民营经营主体206.9万户,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98.4%,占比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其中,拥有355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累计认定雏鹰企业1049家、省瞪羚企业527家、隐形独角兽企业54家、独角兽企业17家,高成长企业持续扩容。
过去一年,青岛的产业“新势力”带来澎湃生产力。2024年,青岛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6719.5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青岛发展的每一个坚实脚步、每一次创新突破、每一份亮眼成绩,都镌刻着民营企业的奋斗印记,彰显着民营力量的强劲支撑。
面向未来,青岛串联资源,组团成阵,为大中小企业找准价值链突破口,在创新生态中孕育出“迭代生长”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范式。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白菊)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