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62.8万的仰望U7,是技术过剩还是豪华刚需?

在下四季呀

20799 2025-03-28

仰望U7的上市,再次将比亚迪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跟BBA叫板的,有对比小米Su7Ultra的,但在我看来,当仰望U7以62.8万的起售价亮相时,仰望U7发布会就是一场技术宣言了,而且它的眼里好像没有对手。

仰望U7不仅以技术堆叠的方式重新定义了“豪华”,还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传统豪华品牌的垄断,不过问题是 :它是否只是技术堆砌的“炫技之作”,还是真正能引领时代的划时代产品?

仰望U7的“硬实力”

仰望U7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彻底重构了传统汽车的机械哲学,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云辇-Z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易四方四电机平台、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系统、1300马力的动力输出以及这个价格

传统悬架的进化史,是机械与液压的缓慢迭代,奔驰E-ABC、保时捷Active Ride等顶级技术,仍受限于液压系统的响应速度(毫秒级)与能量损耗。

而云辇-Z的出现,标志着比亚迪在底盘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传统悬架技术受限于液压和机械结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始终存在瓶颈,而云辇-Z通过电机驱动,实现了毫秒级的动态调节,直接以50kW悬浮电机替代液压减震器,将响应速度压缩至5毫秒内,实现了“电信号→机械动作”的瞬时闭环。

无论是160km/h的高速爆胎测试,还是100km/h的侧碰追尾测试,仰望U7都能保持车身稳定,这种安全性在传统豪华品牌中几乎无法想象。

动力也是豪华的一部分

此外,仰望U7的动力系统的“全栈自研”,四电机+水平对置发动机让车辆拥有1300马力、2.9秒零百加速,而在这背后,是比亚迪易四方平台与2.0T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深度融合。

还有就是仰望U7可以实现四电机独立控制和双向20°后轮转向功能,在极端场景下的表现更加从容,无论是横移入库,还是在颠簸路面上的平稳行驶,仰望U7都展现出了传统燃油车无法企及的能力。

未来必备能力-智驾

仰望U7的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系统在硬件配置、功能表现和用户体验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搭载了3颗128线激光雷达(覆盖120°视场角)、5颗毫米波雷达、13颗高清摄像头(含双目前视、环视、侧视等)、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双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508TOPS),为实现高阶智驾功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可实现L2+高阶智驾辅助能力,包括端到端无图城市领航、自动变道、自动泊车等功能,相比同级别豪华车型,如宝马7系、奔驰S级等,仰望U7在智能驾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价格更具竞争力,并且双Orin-X芯片不仅满足L2+级智驾需求,还为未来L3/L4升级预留空间,后续如果有对应的更新还可以OTA升级。

技术狂飙背后的务实主义

仰望U7的这些“黑科技”虽然令人惊叹,但它们是否能在日常使用中保持稳定可靠?

在我看来,U7的“悬浮攀阶”“毫秒级颠簸过滤”等功能,看似是炫技,实则是通过极端场景验证日常可靠性,其中放出的十多项测试视频也是,它没有跟其他竞品作对比,而是跟自己做对比,从某种角度看来,它眼里的对手只有自己。

在传统豪车仍以气囊数量、钢材强度作为安全卖点时,U7已通过电控系统实现了主动安全升维。其“爆胎稳行”“碰撞稳向”的能力,本质上是将安全从“概率问题”转化为“确定性保障”。这种技术自信,让百万级豪车长期依赖的“品牌光环”显得苍白无力。

不过消费者是否会为这些看似“炫技”的功能买单?这些都是仰望U7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现在仰望U7的发布,而且价格是62.8万,标志着比亚迪不仅完成了“性价比屠夫”还加上了“技术灯塔”的标签。

正如发布会所言:“整活儿是要靠实力的。”仰望U7的存在,不仅是一台车,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汽车工业从追随到引领的蜕变,也照见了全球汽车产业新旧势力的权力更迭,为电车带来全新可能性。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