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从“小米SU7高速事故”看法律,尽量不要“借”车

车市雷达

33951 2025-04-02

近期,“小米SU7高速事故致三人遇难”事件成为社会热点。我总结了一下,成为热点主要牵涉到以下几个因素:

1.死亡的三人是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且开车出门是为了考公;

2.出车祸的原因是开启了“网红车”小米SU7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且是在深夜。

但事情的后续发酵有些偏离了正常逻辑,我梳理了一下矛盾点。

1.现在在网络、媒体上发声的基本都是法律层面上的车主,也是驾驶者的男朋友,以及驾驶者的家属,他们将矛头都对准了小米汽车;而另两位死亡女大学生的家属貌似一直在沉默;

2.小米汽车调取了事故车辆后台数据,公布了开启智驾时的速度,以及出车祸时的速度,但绝口不提事故时车门能否打开。

我先不提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应不应该在深夜使用,也不提摄像头监测到障碍物时是不是距离过近,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够不够。反正我个人是绝对不会在夜间高速上开启智驾功能的,视野不好,风险太大。

接下来说说发声人的问题,抛开事实看本质。事故车辆小米SU7法律层面的所有人是驾驶者的男朋友,按照事故性质来说,就是车主把车“借”给了朋友,朋友带着两个同学/朋友开车出门,然后发生事故。

根据《民法典》第1209条说明:“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什么叫车主的过错?主要包括:出借车辆时明知借车者无驾驶证、酒驾或吸毒等不具备合法驾驶资格的情形;出借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如刹车失灵、轮胎严重磨损等);明知借车者驾驶习惯恶劣或有重大交通违法记录仍出借车辆。

若乘员死亡为借车者责任,车主无过错时,借车者承担全部赔偿;若车主有过错,则按过错比例分担。车主无过错时,原则上不承担责任。注意,这里的“原则上”区别很大,需要提供以下证据,如:出借前审查,确保借车者驾照有效、无酒驾等违法行为;确保车况良好,车辆年检合格,无重大故障;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以上都做到后,虽不能完全免责,但可降低风险。

至于担责方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死亡赔偿金(城镇标准约80万-150万元,按当地收入计算);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通常5万-10万元)。

好吧,大家都明白为何车主和驾驶者家属为何都会针对小米汽车了吧。面临数百万的赔偿金,自然是小米公司更有能力赔付。搞定了,小米汽车赔偿三名死者;搞不定,就是驾驶者和车主赔偿两名随车人员的家属。当然,这里面的定责非常复杂,需要交警部门出具详细调查报告。

最后,还是老生常谈。在现有的法条和社会风气下,有些事情能不做就尽量不要做,包括但不限于借车给别人、酒桌上劝酒、为别人借款担保等。就算要做,也要尽量保留好证据,以免自己惹上官非。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