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插电混动汽车出现发动机机油乳化的原因是什么,会损伤发动机吗?

天和Auto

26732 2025-04-06

问:

在汽车保养的时候发现发动机出现机油乳化情况,车型是某牌插电混动汽车;售后称“混动车出现机油乳化”是正常现象。请问为何会出现机油乳化,机油乳化是否会损伤发动机?

本周读者提问里比较有解读意义的是上述问题。

首先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插电混动汽车都存在发动机机油乳化现象,机油乳化也并非正常现象;如果发现不及时,那么机油乳化则会造成发动机的异常磨损,甚至造成较为严重的故障。

(下图可作为机油乳化状态参考)

机油乳化的前提是“机油增多。”

机油是石油蒸馏的产物,本身是绝对不会自行增多的;否则石油就能变成“无限资源”了。所以不可能有一种发动机能让机油变多。所谓的“机油增多”指的是发动机曲轴箱里的机油混合了其他液体从而导致总量的增多。

能进入曲轴箱的液体有两类:

防冻冷却液冷凝水

汽车使用的内燃式发动机需要水冷散热和风冷散热同步进行温控;水冷散热指的是通过水泵驱动防冻冷却液在发动机水道内、散热水箱和膨胀壶(加注防冻冷却液的水壶)内往复循环,在发动机水道内吸收热能,再到散热水箱里降温;下一次循环到水道时又能通过吸收热能的方式实现降温。

如果发动机水道泄露,比如缸盖密封性出现问题;那么防冻冷却液则会与机油混合,从而造成“机油增多”并进一步导致机油乳化。

机油乳化实际为水或其他物质与机油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机油变成乳白色或乳黄色的膏状物;一旦变成这种膏状物或粘度过大的液体,其润滑、密封、清洁、防蚀等功能都会变差甚至消失,于是难免会造成发动机的严重磨损,比如“拉缸;”曲轴、连杆、活塞、气缸都有可能损坏。

而防冻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正是水,常用类型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二醇,再次是着色剂与其他添加成分。但是没有故障的插电混动汽车往往不是因为缸盖密封性出现问题导致机油乳化。

插混车型机油乳化原因

部分插电混动汽车确实存在机油乳化的问题,导致机油乳化的原因也是先行“增多。”造成“增多”的季节主要是气温低的冬季,在春节时如果要保养车辆则有可能会发现问题。

现在的发动机基本都采用“缸内直喷”技术。

其概念是发动机喷油嘴设计在发动机的燃烧室里,曾经的老旧机型会在连接气缸燃烧室的进气歧管里喷油——在发动机“冷车”状态下进行高压缸内直喷的时候,雾化汽油难免会有一部分黏着在燃烧室的气缸壁上;在随后的压缩冲程中如果无法有效气化黏着液态汽油,这些汽油则会在燃烧室的高压力作用下,通过活塞与气缸的间隙被压入活塞以下——不止水能造成机油乳化!汽油与机油混合也会造成“机油增多”并从而影响密封性,进而导致机油乳化。

并且曲轴箱里有少量的空气,插电混动汽车在行驶中即便不启动发动机也难免造成发动机舱温度整体升高;于是曲轴箱里的空气温度也会升高,水蒸气遇到温度更低的曲轴箱则难免被“冷凝”为冷凝水。

冷凝水与机油混合会加速机油乳化。

插电混动汽车的发动机启动频率不高,有些司机习惯于短时间启动发动机之后就熄火;有些车辆的系统设定包括自动熄火,比如自动混动模式加速过程中会自动启动发动机,而松开油门开始滑行又会自动熄火——于是发动机的温度始终上不来,发动机长时间处于“冷车”状态;缸内直喷则会加速“机油增多,”曲轴箱里的冷凝水也会变多。

所以想要让插电混动汽车不出现发动机的机油乳化,正确的做法是启动发动机之后相对长时间的使用,避免频繁短暂启动发动机。

插电增程混动汽车出现发动机机油乳化的概率略低,因其SOC偏低之后虽然也会自动启动发动机,但一般不手动关闭的话,发动机会一直运行并发电至SOC设定值。相对长的运行时间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发动机的水温,“冷车”状态时间短,“机油增多”的程度会很小,所以机油乳化的情况也比较少见。

不支持外接充电的混动汽车不需要担心,因其正常驾驶时必须启动发动机。

燃油车也不用担心。

并且缸内直喷技术早已成熟,只要设计合理也是不会出现机油乳化情况的。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