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冰聊车
33530 2025-04-08
在竞争激烈的插电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凭借13天交付1万辆的速度迅速走红。这款主打“低油耗 + 智能配置”的车,没在外观设计和娱乐体验上用力,而是把重点放在混动系统的性能、安全和可靠性上。它背后的Aurobay雷神电混系统,可不是只看参数的“表面功夫”,而是围绕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打造的动力系统能力框架。这种能力有多强,车就有多可信,车企在新技术发展中也就多有底气。
混动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单一技术突破难多了。以前说安全,主要看碰撞测试、被动防护这些。到了新能源时代,主动安全延伸到动力系统的各个控制环节,从软件架构、冗余设计,到功能安全、信息安全,范围更广了。Aurobay混动系统在业内受认可,就是因为建立了全面的安全能力体系,不是只满足一个技术指标。
认证体系这块,很多人容易忽视,但它非常重要。ASIL D功能安全等级、ASPICE CL3软件流程成熟度、ISO 21434网络安全标准、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这些认证可不是为了好看,它们是进入车规级体系的关键“通行证”。特别是ASIL D等级,对系统失效概率要求很严,达到这个等级,系统在电控、冗余、自检等方面得形成完整的闭环。这些投入消费者不太能直接感觉到,但却是保障出行稳定的必要“隐性成本”。
安全不仅靠设计,还得靠反复验证。Aurobay在试验验证方面有完整的体系,建了32个试验舱,像电磁兼容、NVH声学、气候模拟、电机台架等都有,能模拟各种极端气候和高频工况。在中汽研的“混动系统S级可靠性认证”里,它的产品在50万公里等效里程测试中没故障、没更换部件,这比单纯的参数更能体现工程能力。
强大的工程能力背后,是团队多年的付出和持续投入。Aurobay团队钻研技术十几年,在体系化研发、知识产权、标准建设等方面都有布局。目前已经有50多项PCT国际专利、30多项欧美发明专利、300多项中国发明专利,还有570多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混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和控制逻辑都涵盖了。和只做出一套系统相比,能长期更新优化,形成工程闭环更不容易。
Aurobay对不同场景的适应能力也不错。它的EM - P和EM - i两条技术路线,分别针对高速和城市通勤。在星舰7上,EM - i路线实测油耗低至2.62L/100km,既满足了市场对节能的需求,也证明了能量管理策略成熟。而且,系统不靠某个部件“拼极限”,在电量不足或极寒天气等情况下,通过动态自适应控制,也能稳定输出动力,不会出问题。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阶段过去后,消费者对技术好坏的判断更理性了。评价一个系统好不好,不再只看速度、加速这些数据,而是看在实际使用中稳不稳定、靠不靠谱、省不省心。按照这个新的消费观念,企业的工程积累、安全能力和组织体系才是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看,星舰7卖得好,就像是对Aurobay系统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自主品牌技术成熟的体现。销量可能是暂时的,但安全体系的建设和验证是长期的。这需要企业保持理性,舍得投入,还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重视质量、责任和标准。
汽车技术发展慢,电混系统作为过渡阶段的重要技术,它的标准、体系和能力会影响未来5 - 10年的产品竞争。在这场持久战中,起跑快不一定能赢,只有那些把安全能力融入系统、把工程质量落实到流程的企业,才能走得长远,赢得长久信任。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