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希文
33547 2023-03-13
这几年,关于增程和混动谁更好的争议就没断过,理想汽车李想力挺增程技术,而魏牌CEO李瑞峰和大众中国CEO冯思瀚则直言增程技术落后。
那么,谁来评判?消费者最合适。
为什么都在炮轰增程技术增程技术主要由增程器、电池和电机组成,结构简单,驱动形式单一,最理想的工作环境只是在城市拥堵路况。一旦进入高速行驶路况,发动机就需要带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再通过电机给车辆供能,最后的结果就是既不省油,动力也不行。
所以,从整个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上看,随着电池密度的不断提高,增程式汽车对于纯电汽车在续航上的优势会越来越小,最终消失殆尽。所以说增程技术最多就是个“过渡”,并将很快被市场淘汰。要不怎么会有一句话叫“大厂无增程”呢?
就混动技术而言,目前市面上的混动车型大多采用了混联的结构。相比形式单一的增程式,混联结构具有更加宽泛的适用场景,通过串、并联的切换,以及发动机直驱形式,在包括高速和拥堵在内的多种工况下,达到高效动力和节能省钱的平衡。
增程技术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应用在了量产车上,雪佛兰沃蓝达就是个例子。只可惜生不逢时,在当时汽油价格还算比较低的大环境下,它在省油省钱上的表现差强人意,再加上近50万的售价,沃蓝达草草收场。
近几年,增程为什么卷土重来了?一是电动车发展初期,受限于电池储能技术,续航都很短,这又给了增程一个机会。二来加上补能方式的技术革新,所以原本销声匿迹的增程,这几年又回来了。
我们拿两款有代表性的车型来说,理想L8和广汽丰田汉兰达。前者是增程式的代表车型,后者丰田则是公认的混动技术代表厂商,所以最有说服力。
理想L8作为一台增程式汽车,补能需要两个步骤,充电和加油。受限于续航里程短,如果想要降低用车成本,就需要相对更频繁的进行充电。而且,在亏电的情况下,理想L8的油耗非常高,曾经就有网友反馈自己的理想L8在亏电的情况下,油耗高达11L/100km,此外动力也会受到影响。
而汉兰达的双擎混动技术,加满油后也能达到1000km左右的续航里程,而且不需要充电,只需要加油即可,便利性和油耗表现都远高于理想L8。
从日常使用角度来说,理想L8的增程技术虽然能够降低使用成本,但前提是有自己的充电桩,不断的补能才能实现。如果日常没有充电条件,那外出充电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而汉兰达的混动技术则让消费者更加简单,日常补能加油就够了。所以从日常使用角度来说,汉兰达这种混动技术对消费者更加友好。
任何产品,单独一项技术优势不足以长期立足的,对于汽车来说更是如此,消费者看重的还是整个产品的竞争力。说到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总会提到车内智能化的差距,尤其是日企在这方面普遍被认为不够上进。但从传统车企的角度来看,车机系统首先需要保证的是稳定和安全,然后再谈别的。比如汉兰达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在集成了全球200亿公里无事故行驶数据下才敢上马的,这个数字新势力车企的历史就注定了很难去做到。而且智能化的配置想要追上也很简单,像是这次汉兰达的OTA就带来了18项升级。
另外就是造车实力上的差距。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它们有完善的自有生产线,像第四代汉兰达就出自广汽丰田的“零缺陷”工厂。反观新势力,蔚来是由江淮代工,理想L8更是由收购的力帆工厂代工,这家工厂了解的就知道原来是生产厢式货车和摩托车的,无论是工艺还是管理的先进性都与传统车企相差甚远。
“理财神器”产品实力反映在市场上,一是销量,二就是保值率。别看这几年新能源车型发展迅速,但一看保值率就能发现很多问题,就说理想汽车,虽然新车关注度很高,但二手车的折损在1年5万左右,好东西为什么贬值还这么快呢?电池损耗大啊,这是新能源车的通病了。
而传统车型就好得多,像是汉兰达3年保值率还能在85%,说是市场硬通货也没问题。开个一两年之后卖车,可能一点都不亏,年份稍长一些的,也就亏了一个购置税的钱。所以想买新能源车,还得考虑个二手和换电的成本,这个都不是小钱。
总结:关于增程和混动到底谁更好的争论其实早就可以停止了。从技术上来说,增程在有限的条件内使用成本要比普通混动低,但前提是不断的花费时间去补能。相对来说混动技术则对消费者要更加友好。另外相较于新势力的“风声大、雨点小”,像丰田这样的传统车企则更关注产品实力以及后续的配套服务,总之来说要更踏实。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