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5月车企排名:日产通用分道扬镳

汽车公社

40516 2024-06-28

本以为5月份的车企排名和上个月相差不多,就想着没有什么亮点可做。但后来笔者发现,相比自主车企的一骑绝尘,市场份额继续朝着60%+的步伐前进,纷纷实现了对合资的领先,在合资品牌的内部,实际上也出现了不一样的分化。


原来,每个月的车企排名,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市场格局,正如5月份的车市一样。首先看一下大盘,正如最近行业人士都在讨论内卷的话题那般,5月开始迈入传统的汽车销售淡季,整个大盘的销售情况也开始放缓走弱,当月狭义乘用车总销量为203万辆,同比增长近1.2%。


这个数字,应该是最近相当长时间内,微弱的销量增幅了,也从侧面印证了市场和行业的艰难。如果不出意外,进入到传统的销售淡季,6月份的车市情况,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近两年来的罕见下滑了。


反映在车企端,5月份狭义车企销量前30强中,有一半的车企销量出现了同比负增长,最多的车企上汽通用,同比跌幅跌去50%以上,3.8万辆的月销成绩,几乎是其正常月份不到一半的销量。除此之外,两个本田、埃安、一汽-大众也出现了三成左右的下滑,在5月份的销售中遭遇困境。



而在销量下滑的15家车企中,由于缺失了增长最有力的新能源板块,合资或外资品牌占据了11个席位,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稳定站在车企前四强之后,留给合资们的市场空间就被压缩了。


实际上在5月份的车企前十中,除了自主四强,以及刚从十名开外回归的东风日产,其余车企销量都是负增长的,包括特斯拉,巨头的虹吸效应愈加明显。特别是比亚迪,其以月销33万辆的成绩,基本上二三名成绩之和,寡头效应非常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蔚小理”们在日常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和关注度都很强,但其实这些车企单月销量的排名仍然在近20名的区间上,离主流水平尚有很大差距。


比如理想,之前扬言要赶超谁,目前在裁员风波之下,单月排名在17位,而且在主打增程的问界强压之下,增幅在放缓;比如小米,目前在前30强中还看不到身影,至少在一年内还不足对头部企业形成压力;比如很多新势力都在断言,未来汽车行业只剩下几个玩家?虽然他们都把自己放在其中,但其实以目前的销量和势头看,他们基本上都还没登上牌桌。


如果说单月的销量仅仅是上一个月份的部分表现,那么前5个月的累计销量,实际上也可以看到全年车企们的大致情况和全年的格局和走势。



从前5月TOP15的排名和销量情况来看,自主四强基本上已经稳定了,而且格局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包括奇瑞、吉利和长安之间的竞争和位次,实际上在大家的表现都正常,不犯错,且没有出现大的黑天鹅事件的背景下,会一直保持这个竞争局面和态势。


倒是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差距越来越大,背后也与两个奥迪的市场表现有直接的关系。但好消息是上汽大众在去年遭遇严峻考验之后,今年5月份的同比增幅实现了转正,而一汽-大众却出现了5%的下滑,或许到今年年底,这种差距还会收平一些。


特斯拉的情况其实也比较糟糕,除了账面数据上7%的下滑,其实特斯拉的问题主要在于产品力更新迭代不够快,且中国市场竞争对手非常多,直接对特斯拉带去打击。而销量增长乏力带来的恶性循环,与裁员和战略收缩密切相关。


前5个月最值得惊喜的,还属东风日产正式回归前十强的行列,同比增长了4%,这对于并不受待见的日系车企来说,可以说是难得的正面象征。但问题在于,产品就那么几款,核心还在于轩逸这样销量贡献非常大的车型,前提是价格战继续下探。


虽然上汽乘用车和上汽通用五菱短暂性谁进前十都有可能,毕竟其累计销量差距不到1万辆,但广丰也有可能趁机追赶上来。因此踏入十强门槛的车企,其实还存在很多变数,毕竟车企相互间并没有拉开足够的差距。


倒是另一家合资车企上汽通用,不仅5月份跌破TOP15,就连前5个月也排名前15名开外。要知道上汽通用曾一度是车企和合资车企销量的前三强,且两年前还可以和东风日产一决高下,而现在两家企业的命运却出现了不一样的走向,确实令人唏嘘。



如果说车企的排名只能看到每家单独的走势情况和格局,那么系别的分类,则足以说明合资和自主车企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先看自主车企,在5月大盘销量同比微增的背景下,自主阵营依旧可以实现20%的增幅,这个表现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主的份额还在持续攀升,5月达到了63%,前5个月也达到了61%,不出意外,今年全年自主份额应该能保持在六成的水平上。


此消彼长之下,德系、日系和美系的市场份额被不断压缩,5月德系的份额跌破15%,仅为14.8%,与之对应的是德系当月的销量同比降幅达到20%,前5个月德系的市占率也已经从原本的20%跌到了16%的区间,累计销量的跌幅达到8%。


除了上汽大众在同期并不太好的表现情况之下实现了增长,无论是一汽-大众还是奔驰、宝马,在市场竞争中也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特别是豪华品牌在国产高端新能源崛起的大背景下,增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日系的情况并没有好到哪去,除了东风日产以降价求生的方式取得了正向的增长,南北丰田和本田并没有脱离下跌的风险。纵观整个日系,5月份的跌幅也在20%附近,前五个月的跌幅超过了10%,这也使得日系的市场占有率跌至12%的区间。


美系车依旧是老样子,5月份同比跌幅超过30%,前5个月的跌幅也超过20%。最大销量的特斯拉,在国产新能源崛起的大背景和竞争下,也出现了同比双降的局面。上汽通用的跌幅超过了想象,前五个月的销量还不及20万台,也就相当于单月的销量仅4万台。使得整体美系车的市占率从原本10%继续下跌到7%以下,情况并不乐观。


伴随着市场的低迷,车企和系别之间的销量还将出现分化,届时车企间又将出现怎样的格局?那些销量向下的车企还有机会抬头吗?时间将会作答。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