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车市血海竞争之后,谁能跻身世界前十?

旭车评

28806 2024-10-18

谁也没料到,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逝世,会让农夫山泉卷入如此大的舆论漩涡。暂且不论,这桩被传为“农夫与蛇”的故事是否可信,但一个舆论焦点值得注意——娃哈哈和农夫山泉,谁才是真正的国民品牌?与此前发生的无数次舆情危机一样,国民反复表达的其实是对自主品牌的高度情感联结。

如果将视角转向汽车行业,会发现道理是一致的。随着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转型实现弯道超车,尾部合资品牌陆续出局,国民正在支持自主品牌加速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自主品牌也没有辜负国民信赖,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麦肯锡联合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到2030年,中国车企有望在全球前十中占据2至3个席位。

但是,并不是所有自主品牌都能笑到最后。作为深陷泥潭的又一案例,高合汽车在牵手中东资本失败后,转而寻求长安汽车收购。麦肯锡研究报告指出,未来3至5年,中国车市将出现更多的兼并购和深度合作。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加速淘汰赛进程,兼并购大潮即将到来。

基于此,中国汽车行业格局势必重新洗牌,那么自主车企如何才能杀出重围?又有哪家自主车企有望跻身全球前十的席位?

淘汰赛加速进行,自主车企面临兼并购挑战

自从高合汽车在春节开工后宣布停摆半年,员工讨薪、供应商讨债、法拉第未来起诉等相关连锁反应接踵而至,再次向市场展示淘汰赛的残酷性。围绕高合困局的分析众说纷纭,但如果放眼全局,会发现这只是新能源赛道产能过剩的一个缩影。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整体产能布局接近5500万辆,而年生产量约为2300万辆,利用率仅为五成左右的过剩状态。

对此,来自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经验反复证明,兼并重组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的必要途径。据麦肯锡中国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介绍,在美国、德国、日本等成熟的汽车市场,前十大车企在当地的市占率超90%,而中国市场目前仅有70%左右。管鸣宇预测,到2030年,中国前十大车企有望占据九成以上市场。其间,中国车市将出现更多的兼并购和深度合作。

实际上,此前中国汽车市场已在大量淘汰尾部企业。2019年,在国家平台成功注册的新能源车企高达400余家,到2023年能够正常经营仅剩下40多家。而电动化转型缓慢的弱势合资品牌,也在自主品牌的猛烈进攻下陆续出局。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自主品牌虽然在智能电动浪潮中成功实现弯道超车,但是普遍缺乏兼并购的经验。如何借助资本整合资源,优化全产业链布局,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必修课。

其中,吉利可谓是特殊的存在。早在2010年,吉利控股集团就以18亿美元收购欧洲豪华品牌沃尔沃的全部股权,一举完成“蛇吞象”的传奇,并被业内视为“中国汽车最成功的并购”。市场数据显示,收购至今,吉利和沃尔沃实现双赢。收购之前的2009年,沃尔沃全球销售34万辆、吉利汽车销售不足33万辆,而去年沃尔沃销售70.87万辆、吉利汽车销量超168万辆。2017年,吉利还与沃尔沃合资成立高端品牌领克,去年11月13日,领克第1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是最快达成百万销量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

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还先后实施一系列战略性兼并购。资料显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现在拥有吉利汽车、领克、极氪、路特斯等多达15个品牌,近期路特斯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使其旗下上市公司多达8家。更重要的是,吉利通过一系列兼并购建立起庞大的品牌矩阵,不仅可以整合优势资源,还构建起独有的规模优势,这对高度内卷的汽车行业至关重要。

打铁还需自身硬,下一个跻身世界前十的是谁?

当然,仅凭对资本兼并购的熟练运作还是不够。在智能电动浪潮席卷汽车行业的当下,新能源转型的技术领先性更具关键意义。换句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些早先赶在新能源潮头的造车新势力们,如今绝大多数都难逃关停并转的命运,道理就在其中。

回看2024年至今的新能源销量数据,会发现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造车新势力中,蔚来和小鹏基本跌破月销万辆的基准线,而问界凭借智能驾驶等技术优势,超越理想汽车,连续2个月蝉联新势力销冠。同时,在造车新势力2月销量纷纷下滑的寒潮中,极氪、零跑等品牌还能逆势实现同比增长,极氪更是保持累计交付超21万零自燃的最高安全记录。

传统车企竞争同样焦灼。比亚迪虽然凭借超300万辆的销量,成为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销冠,不过在今年1月,其销量却被吉利汽车以11994辆车的明显优势超越。单看2月新能源最新销量,比亚迪虽然早在新年开工后就祭出价格杀器,不过仍然难逃同环比负增长的惨淡结果,广汽埃安同比下降更是高达44.6%。而吉利汽车新能源2月销量33508辆,同比劲增高达48%,在甩开一众对手的同时,新能源全面加速向新。

明眼人可以看出,无论是在造车新势力,还是在传统车企的新能源竞争格局中,吉利汽车正在占据显著优势。原因是什么?其中的关键因素,恐怕还是吉利以创新智能科技成果赋能全系车型。通过全面布局混动、纯电、换电、甲醇等多元化新能源技术路径,吉利拥有行业一流的三电自研体系,新能源架构造车遥遥领先。在智能化下半场,吉利还前瞻性布局智能驾驶、车载芯片、操作系统、低轨卫星、智算中心、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领域,并率先实现产品落地。

基于此,在一众车企纷纷陷入价格战的泥淖时,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还能勇于喊出“吉利不打价格战”的口号,并坚定“造每个人的智能精品车”的理念。与此同时,吉利高度重视产业深度合作。通过“智能吉利2025”,吉利打通广义的产业链经络,不止对产品侧赋能,也加速了汽车产业伙伴与通讯网、卫星网、电子科技行业伙伴的协同。

由此可知,吉利无论是新能源技术实力,还是兼并购和深度合作能力上,均领先一众自主车企。麦肯锡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到2030年,中国车企有望在全球前十中占据2至3个席位。2023年,比亚迪已经代表自主车企首次跻身世界第10席位,对于紧随其后位居全球车企第11名的吉利而言,这应该不难。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