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扭力
7948 2024-11-05
如题,今天的话题就是围绕比亚迪10月份销售502657辆展开!
原以为,在9月份销售了41.94万辆,已经让比亚迪成功登顶,接下来应该会进入一个平缓期,毕竟如此销量即便以年为单位,也足以让一个车企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但10月销量出炉,502657辆已经成为国内汽车市场单月销量的新纪录,也是中国车企及世界新能源车企单月销量纪录创造者,毕竟大众汽车(中国)在巅峰时期的月销量也没有达到这个数。
环比增长19.86%也能很大程度说明、比亚迪依旧具备足够的后继增长力。当然,看客们的观点也就更加丰富,但总结起来大致就是两个观点阵营:昙花一现VS厚积薄发。
以国内汽车消费者的余量、未来人口变化来分析,确实很难支撑一个车企长期保持50万辆/月的高位成绩,也是所有车企都需要面对的市场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即便以后国内汽车市场进入溃缩期,但很难改变比亚迪在汽车市场的地位,也就是单量和总量之间的比例分配。
所以,比亚迪此时此刻的表现,就是典型的厚积薄发。从二线品牌越居到销量冠军,比亚迪走了21年,实际爆发期只用了3年时间,例如2020年全年销量为42.7万辆,2021年全年销量为73.01万辆,这也能印证我们前文所说的、年销40万辆就能保证一个车企长久健康的发展。
比亚迪成功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消费者需要更为均衡的代步车。
这就从技术角度聊一聊,虽然很少有车主能研究明白汽车的技术逻辑,但技术带来的用车体验是可以被第一时间感知的。泛化来说,比亚迪的DM混动平台和e平台3.0,兼顾并均衡了车辆的价格、动力、能耗、配置、空间等产品结构。
比亚迪单品牌车型的均价为16.98万元,用相同预算购买燃油车,我们需要在上述产品结构之间做出取舍。而事实上,从比亚迪各款车型的产品力和销量来看,不需要16.98万元就已经能满足上述的消费诉求,例如选择宋PLUS、宋L、海豹06、秦L、海豚、海鸥等主力车型。
比亚迪通过技术革新实现销量提升的轨迹,其实非常清晰,当第四代DM混动平台、e平台3.0 EVO、刀片电池技术诞生之后,就满足了20万级内消费者的综合用车需求,也给比亚迪新能源车带来第一阶段的爆发期,主要集中在2021-2022年这一阶段。
再从历史销量轨迹来分析,当比亚迪陆续推出了更高维度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云辇车身控制系统、易四方/易三方、天神之眼等技术,并由此更新了腾势品牌,建立了方程豹、仰望品牌之后,目前产品序列已经覆盖到了6-160万元的区间,也由此带动全品牌系列的销量,实现第二阶段的爆发,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2023年(年销302万辆),也是高级技术提升品牌竞争力、给主流消费者带来更多购买信心的阶段。
2024年第五代DM、e平台3.0 EVO上市,并相应推出秦L、海豹混动系列、宋L、元UP等全新车型、以及对全系车型进行技术升级之后,让比亚迪迎来了第三次爆发期,也就是单月销量从20万辆级递进到了50万辆级,这一阶段的爆发原因,主要在于比亚迪单品牌车型的技术升级、以及成本控制之后的价格下降。
通过技术路线,比亚迪目前已经在品牌影响力、消费者认可度这两大层面,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佼佼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因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我们除了显性的产品体验之外,其实还需要品牌和技术认可,才能提升自身的购买信心,这里可以引用一个车主的原话:这个世界上有人能买几十万、上百万的车,但15万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我会在预算内选择我认为最好的。
虽然这不是比亚迪车主说的话,但也道出了所有工薪阶层的心声,用十几万买比亚迪,能得到很好的动力、很低的能耗、也兼顾了空间、配置和设计等产品力,我认为在千万车主眼中,它应该就是最合适的选择。如今,比亚迪的海外销量也保持增长态势,今年前十个月累计在海外市场销售了320973辆,那么最后的问题,你认为它什么时候能在海外市场,实现月销30万+呢?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