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4457 2024-11-27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艾丽格玛
氢能,尤其是绿氢发展的最大难点,是制取和运输的成本高,场景拓展不足。这是全行业共同面对的共性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指出,根据测算,每千克氢气生产基本电耗约为55KWh。而电力成本,正是绿氢制取成本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电力成本占绿氢制取成本的60%-80%。
那么,如果在电力保障有优势的地区发展绿氢,或许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成本问题,
在全球能源向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下,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氢能产业发展推进会11月2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开幕。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介绍,充沛的新能源可大幅降低绿氢制储成本,包头市新能源电价可控制在每度0.17元以下,能够为绿氢制取提供集具价格优势的绿电支撑。例如,去年建成运行的华电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每制取1公斤绿氢耗电60度,制氢用电成本每公斤10元左右,加上设备运营等成本,绿氢出厂成本每公斤约1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每公斤32元的一半。“这将从根本上改变绿氢成本价格。”
“三年来,绿氢产业在内蒙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制、储、输、用的各种设想都变成了鲜活的现实场景,成为内蒙古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重要新质生产力。”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黄志强在回顾氢能发展历程时感慨道,“实践证明,我们提出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对头的。”
“全球绿氢看中国,中国绿氢看内蒙”,黄志强透露,目前,内蒙古正在研究进一步放宽绿氢项目绿电上网比例。而此前发布的绿氢安全管理规范办法,在规范绿氢生产的同时,就已经特别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绿氢制氢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在资源、成本、区位、市场、实践、配套、政策和金融等方面本就颇具禀赋,作为全国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发展氢能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内蒙古绿氢规模全国领先,应用场景逐步拓展,装备制造加速布局,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据了解,包头市设立了打造“全国首座全景绿氢创新之城”的目标。丁绣峰提出,从建设条件来看,这里风光资源富集、输氢管廊建设和氢能应用场景丰富,在氢能产业发展上具备独特优势。2024年,是包头氢能产业发展的“新元年”,包头市大力开展精准招商和项目布局,在华电氢能等制氢龙头企业、稀奥科和富士电气等储氢材料企业、北奔和包钢等氢能应用企业带动下,已建成全球首批大规模绿电制氢项目——华电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形成7800吨绿氢、3750吨固态储氢材料产能,成功下线全国首台套固态储氢装置、全球首台氢能源矿用车,北奔首批氢燃料重卡已交付使用实现商业化运营,氢能产业链条正在加速完善,集聚发展效应正在显现。
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叔贤围绕打造中国首座全场景绿氢自循环创新之城的若干思考和建议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降低制氢成本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内蒙古在绿电制氢方面的潜力。他提出,通过创新技术降低制氢成本、提高效率,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包头市达茂旗,唐叔贤院士团队与内蒙古华电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工业天然气掺烧绿氢示范项目并于11月26日成功点火。据了解,该项目天然气掺氢目标比例为20%,每年可消纳绿氢2000吨,能够有效改善二类工业天然气的燃烧和传热效率,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
凌文院士围绕我国氢产业链创新发展进行了主旨报告。他从国家系统工程与能源工程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氢能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氢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对氢能产业未来发展的展望。凌文指出,今年地方两会上,有多达22个省级行政区把氢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氢能具有零排放、高能量密度等特点,是未来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方向。氢能是未来最有潜力的能源,如果能够在应用侧让氢能发挥效用,并进一步作出政策倾斜和支持、降低制氢成本,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氢能高热值、高可存储转化效率的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成东现场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及《内蒙古自治区绿氢管道建设发展规划》。
胡成东介绍,《内蒙古自治区绿氢产业先行区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五大行动,即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风光制氢提质增效行动,扩大绿氢需求行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产业链强链行动,重点推进风光制氢氨醇项目建设,参照风光制氢项目配置新能源规模,上网比例参照制氢项目执行,支持先进技术、装备申报领跑者计划,要素资源予以全面保障,采取优化风光配比,降低用电成本,延伸产业链条等综合措施,支持已建成项目,深入示范,鼓励冶金、煤电行业利用绿氢降低能耗。
胡成东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绿氢管道建设发展规划》是截至目前我国首个绿氢管道省级规划,规划旨在打通上游制氢产业和下游消费市场,实现大规模长距离低成本绿氢储运,按照就近消纳优先,重点打造一干双环四出口绿氢输送管网,一干双环即环鄂尔多斯市的西部环网,赤峰市通辽市的东部管网,贯通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的中部干线,打造绿氢管网的总动脉,四出口即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包头输送至用氢地区,在干线基础上规划建设支干线,完善各盟市间绿色通道,盟市根据供需情况确定支线管道。
在产业集群、场景示范、技术应用、模式创新上,包头市一直在寻求突破。包头市委书记、市长孟庆维介绍,“包头之所以执着发展氢能产业,主客观因素都有,但说到底是由氢能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主导要素和配套环境所决定的。”他介绍,包头市目前已出台《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科研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服务体系5个方面制定14条措施,对创新平台、新能源制氢项目、氢能应用场景、加氢换氢站和管道建设、点对点氢能车辆运输、绿氢产业标准化等给予强力引导扶持。“坐而论,不如起而行。”孟庆维指出,包头市以用氢为核心、输氢为关键、制氢为基础,打通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到2025年绿氢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氢能关键装备制造产值达到200亿元,氢能生产和消费各环节产值力争达到30亿元;到2030年绿氢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氢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氢能生产和消费各环节产值达到70亿元。
翻看包头市《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全文,可以发现,在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方面,包头提出加快实施“氢能+交通”示范应用,利用运力场景优势,创建一批点对点的氢能车辆应用示范场景。同时,特别提出,“通过政府补贴方式 减免氢能车辆市内过路费;积极争取自治区对通过辖区内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收费站的氢能车辆减免过路费。”
大会上,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氢能产业的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同时也需要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开拓。随着氢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内蒙古正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的热点地区。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