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风口评论|科技创新重塑产业生态,青岛从“制造高地”迈向“智造策源地”

风口财经客户端

23206 2025-03-20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青岛这座制造名城正以实干为要、创新为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青岛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明确了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等10个重点产业方向,同时超前发展一批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聚焦“10+1”产业方向发力,加快打造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这幅产业创新图景直接决定着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格局中的竞争力。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获评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为青岛市唯一;华夏(青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脱细胞羊膜材料产品在再生医学领域实现国内首创;泽普(青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高端康复机器人产品空白……青岛将“创新”嵌入高质量发展各个环节,聚焦主责主业、精耕细分赛道、深化产学研协作、强化梯度培育,助力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涌现出一大批突破技术壁垒、填补行业空白的优质企业,实现多个“唯一”“首创”“首套”。

青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青岛将“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上升为城市战略,其内核是以科技创新重塑产业价值。

先导产业强牵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双轮驱动,崂山区打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两大千亿级园区,集聚极视角、创新奇智等5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算力规模突破1900P,为“海洋大模型”等特色应用提供底座支撑。

新兴产业扩增量,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青岛汽车产业链规模超1800亿元,正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全链条数字化;低空经济领域,莱西、即墨布局飞行器制造,城阳建设试飞试验场,西海岸依托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突破航空发动机技术,形成“制造-测试-应用”闭环。

未来产业筑高地,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突破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建成20Ah车载电池中试线;城阳区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项目瞄准光伏技术革命,青岛正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蜕变。 这一体系打破传统产业边界,通过“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的全链创新,推动青岛从“制造高地”迈向“智造策源地”。

青岛以“数实融合”为突破口,重塑制造业微笑曲线。

酷特智能车间(资料图)

青岛的产业数字化不仅发生在工厂车间。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自主研发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单机效率提升30%,碳排放减少20%。这种"智变"带来的不仅是效率革命,更催生新业态:赛轮集团推出的"橡链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全球300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橡胶轮胎产业数字生态圈。

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效率,更通过数据要素流通重构产业价值分配,使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青岛服务”延伸。

上合示范区国际创新孵化中心内,俄罗斯科研团队正在调试深海机器人,印度创客开发着智慧农业系统。这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已集聚600多个国际合作项目,技术交易额突破20亿元。青岛以全球视野配置创新资源,中德生态园引进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等46家科研机构,建成亚洲最大被动房社区,将绿色建筑技术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青岛正以“双循环”节点城市定位,打造开放型产业生态。

青岛只要能在“四链融合”上持续突破,有望从“中国制造业名城”跃升为“全球产业创新标杆”。

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正以创新为帆,驶向更深远的产业未来。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娄花)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