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系超老师
34294 2025-03-24
老魏又上热搜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回应国产车生锈问题时直言:“生锈不是一个工艺问题,可能是一个设计问题,还有一件事就是良心问题!”国产车长期存在的生锈问题一直是避免不开的话题。这究竟是车企在设计和材料选择上存在缺陷,还是为了压缩成本牺牲质量?广大车主们又该如何应对?
不要盯着国产车一直喷,其实合资车也生锈
国家质检总局 2024 年汽车投诉数据,生锈问题占比达 17.3%,生锈问题也不乏存在于一众合资车中。例如,在2024 年车质网数据显示,2019-2021 款大众速腾底盘锈蚀投诉量达 873 例,拆解发现,其副车架采用非镀锌钢板,电泳涂层仅覆盖 70% 区域。另外,豪华品牌也难以避免,在某拆车节目中,北京奔驰的C系也出现了B柱生锈的情况。
不管是国产和合资车,生锈的原因主要是因材料和工艺问题:一般的家用车在防锈方面,大部分都是在钢板上喷涂一层防锈层或者给钢板浸透防锈液,第二种则是采用像都在用的镀锌钢板。但由于材料和防锈工艺不过关,再加上车企在防锈处理的经验不足、像在一些容易生锈的底盘、转向机等等位置,没有做到应有的防锈工序,从而导致生锈发生。
相比合资车,国产车的生锈概率确实更大
国产车企开打价格战时,虽然价格下来了,但是他们可不是慈善家,公司的研发、运转所需的成本都需从车身上出来,因此大部分车企会从车主看不见的地方来节约成本,比如在电泳漆膜的生产线上,国产车生产线为降本将电泳时间压缩至3分钟,导致漆膜厚度普遍低于合资车(如哈弗H6电泳层厚度15微米,本田CR-V达22微米)。若每辆车节省电费及涂料成本 35 元,按年销 20 万辆计算,车企年省下700万元。
选车避开投诉大坑!注重日常保养维护
我们在选车时,要优先选择口碑车型:避免销量过低或市场反馈生锈问题集中的车型。尤其是到了购置新车、二手车时,要查验防锈工艺:关注底盘装甲、焊接点处理、车身镀锌层厚度等细节。最后就是我们需要注重日常中的保养,有动手能力的车主可在每个月用压缩空气清理车门排水孔,防止积水浸蚀隔音棉;当发生车漆受损的情况时,我们要及时处理划痕和漆面破损,避免金属层暴露生锈。
汽车行业的内卷存在良性和劣性,当价格降低后,如果车企成本控制的优先级>品质,消费者便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设计缺陷尚可优化,但若失去对质量的敬畏,腐蚀的便是用户的信任。毕竟,一辆车的寿命不应终结于锈迹,而应止步于用户的选择。
(文/朝硕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