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看完外国媒体的报道,我才知道,中国的新能源车原来已经这么强了

涡轮侃车

29721 2025-03-27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在老外眼中,中国的新能源车到底是什么水平?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们天天说中国新能源车多么多么牛,这到底是“自嗨”,还是“真有实力”呢?

说来也巧,前不久比亚迪发布了闪充技术,号称“充电5分钟能跑400公里”。

有意思的是,不少外国媒体对这项技术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我们先来听听他们都是怎么评价的。

美国Axios新闻网:“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突破虽然很有希望,但在具体细节上还不够。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中国车企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方面正在超越美国和欧盟。”

美国初创公司Chargeway的创始人马特·特斯克则表示:“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充电技术方面,特斯拉显然已经从领先者变成了落后者。”

英国的路透社在标题为《为何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推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系统》中也表示:“中国车企越来越多地将这些技术作为关键卖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吸引买家”。

为什么比亚迪的闪充,引起了外国媒体如此激烈的反应?

我这么讲吧,如果电动车的充电速度真的像加油一样快了。

那等同于是“直接革了燃油车的命”!

而全球的燃油车,目前仍然是以欧美为主导的,这相当于直接把燃油车的桌子给掀了。

英国《金融时报》的表述更加直白:“可能会让其他汽车制造商破产。”

其实说实话,对于“充电像加油一样快”这件事,很多人一直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毕竟去加油站加满油可能只需要3分钟就搞定了,但是如果你说让一台电动车花3分钟充满电,你说出来估计没几个人会相信。

有意思的是,对于相关的质疑和争论,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媒体上略带凡尔赛地表示:“技术过于先进,很多人不相信”。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如果用一句比较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的话,比亚迪的闪充其实就是解决了一件事——“如何用更高的功率给电池充电”。

闪充电池的充电电压达到了1000V,充电电流1000A,这让它的充电功率达到了1000kW。(注:1000kW,即1兆瓦,这也是“兆瓦闪充”名称的由来)

当然了,为了匹配1000V的高压充电,从充电桩、电池,到电机、电源,甚至到充电芯片,都必须重新设计,以达到1000V的承载能力。(比如,比亚迪这次顺带发布的“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的耐压等级就达到了1500V,而目前业内普遍都只能耐受800V电压)

说到这儿,你肯定会有个疑问:如果想实现5分钟充400km,是不是需要专门的充电桩?

这个问题问得好!为了解决“有兆瓦电动车,却没有兆瓦充电桩”的困境,比亚迪将会在全国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而且比亚迪还宣布将兆瓦闪充桩的技术,面向全行业全面共享,称得上“有技术实力又有品牌格局”了吧?

我想:如果未来兆瓦闪充站的数量也能像加油站一样多的话,那是不是真的实现了“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

根据现有消息来看,4月份即将上市的汉L和唐L将会搭载“兆瓦闪充技术”,随着两款车的上市,还将会有500个兆瓦闪充站同步启用。

这也难怪为什么李云飞说“比亚迪的风格一向都是一发布即量产”了。

闪充技术不玩“期货”,新车买回来就能用,这一点还是很良心的,不像有些车企,功能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买回来“功能还开放不了”,这就尴尬了。

作为中国新能源车的代表车企,比亚迪在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很“舍得下本钱”,以前很多人对中国的科技“不自信”。

但是一个事实是:这几年,中国的技术实力越来越强了,黑神话·悟空、哪吒2、DeepSeek、新能源车等等,大有集体崛起的态势。

作为一个汽车行业从业者,我也由衷地希望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等中国品牌新能源车能够卖得越来越好,赚更多的钱,再反哺给技术研发,大家一起使劲儿,让中国的新能源车走向世界,“割老外的韭菜”!

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你说呢?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