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从途观L质保期内两次动力系统异响索赔 看上汽大众面临的困局

小猫心蓝聊车

25821 2025-03-30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即便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车企,也被迫需要依靠低价格来打动消费者,这其中,上汽大众的价格攻势无疑是合资车企中最猛的,如7.99万元的途岳新锐、6.98万元的朗逸新锐、10.99万元的新途岳和14.99万元的途观L等;上汽大众旗下车型主打一个要比同级别自主品牌车型还便宜,这要是放在几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虽然降价幅度很大,但上汽大众却未能找回当年的辉煌;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汽大众的2024年总终端销量为120万辆,同比下跌2.6%;2025年前两个月,上汽大众总销量为166300辆,同比下跌6.8%。残酷的销量数据表明,上汽大众虽然降价很猛,但销量却在负增长。

为何上汽大众在降价和终身质保的双加持下却未能实现销量增长?作为两辆上汽大众车主的小猫认为,除了市场变化需求变化之外,自身的短板或是导致销量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2009年,小猫入手了一辆上汽大众POLO,如今的行驶里程已经接近30万公里,虽然也曾经给我放在半路上,但当时的行驶里程都已经达到20万公里以上且故障原因为发电机和启动机,都属于长期行驶自然损坏,也正是因为之前那辆车的可靠性不错,我又在2022年底入手了一辆大众途观L 1.4T,选择这辆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价格便宜、空间大,一个标准的普通工薪家庭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这辆车的行驶里程已经达到4.5万公里,驾驶感受谈不上出众,但达到代步车的标准,虽然悬架支撑力较差缺乏韧性,但升级一套进口避震并不是很贵,所有这个缺点可以忽略不计。但随着行驶里程超过4万公里、使用年限超过2年,这辆车就开始出现了让人有些匪夷所思的故障。


首先是中控台异响,刚刚提车两个月,从零下20度的东北返回北京之后,车辆的中控台就有了异响,但到了四五月份,异响就基本消失,这显然是零配件质量导致的异响,因为是偶发故障且即便索赔也会将车辆拆的七零八落,我就选择忍耐,音响开大一点就好了。

从行驶安全的角度考虑,中控台的异响可以忍受,但变速箱的异响是必须要修理的,否则等出了质保期将是一笔大的花费。开到4S店检查,得到的结果是“变速箱支撑”出现问题,零配件代码为“5QG199555D”,网络上的价格为210元左右,反应出来的故障就是踩下或松开加速踏板异响,索赔很顺利,换了零件之后故障消除。

好不容易修好了变速箱的异响,不到七天之后,发动机又出现了异响,被迫返回4S店检修,达到的答复是“油气分离器”损坏,零配件代码为“04E 103 464 BM”,网络上的价格为100元左右。因为设计的问题,这个零件拆装非常麻烦,直接导致耗时4个小时。尚未出质保且两次出现故障且均来自动力系统这种核心部件,小猫相信任何一位车主遇到了这种问题都不会这个品牌有好感且下一次购买一定不会选择同品牌。

“现在车这么便宜,出现质量问题很正常”,相信一定有人会反驳小猫,事实上,上汽大众旗下车型在降价的同时也确实一直在减配,如目前在售的途观L甚至已经减掉了隔音棉、前排驾驶员侧储物格等。当然,对于国内市场在售的大众系列车型而言,最大的减配就是变速箱,国内在售的均采用自产的双离合变速箱,而北美市场销售的多款大众车型则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


从小猫的亲身用车经历中,其实已经可以看到为什么上汽大众在不断降价的情况下依然销量下滑,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减配降价”等同于杀鸡取卵,虽然价格下降获得了暂时的销量,但零配件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使用过程中故障不断,让车主不得不浪费时间去修车,这当然会带来极差的用车体验,导致品牌口碑和品牌忠诚度下降,并体现在销量下滑上。


小猫心蓝观点

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降或不降确实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从上汽大众的销量数据和小猫的亲身用车体验来看,降价不仅没有带来销量的提升,还导致车主用车体验变差并最终放弃这个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大众选择在中国市场减配降价时,就已经不知不觉的陷入死循环。

最后说一句,虽然目前上汽大众旗下燃油车送出了动力总成终身质保,但这是要建立在按规定在上汽大众授权经销商处保养及事故维修的基础上,如果想买上汽大众车型,最好先了解一下4S店的维修保养价格再做决定。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