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Auto
33960 2024-11-14
德国汽车巨头们和特朗普的悲喜,并不相通。
当地时间11月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可就在当天,宝马、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和大众汽车的股价应声下跌了4.6%至6.4%。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特朗普竞选时高呼“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其根基就在于重振美国制造业。可偏偏,2023年在美卖出了过百万台新车的德国车企们,却没有为当地汽车制造业作出对等的回馈。
今年前三季度,大众集团在北美市场的销量在全集团销量占比约为11.7%。早在1964年集团就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建厂并设立大众汽车墨西哥总部,主要用于生产大众和奥迪品牌旗下车型。这家工厂不仅是大众全球最大的工厂之一,也是墨西哥规模最大、运营时间最长的汽车制造厂之一。2023年,大众更宣布了将投资7.5亿美元对该工厂进行改造升级,用于生产首批电动汽车。
而今年1-9月美国市场销量占集团总量比例达15.4%的宝马集团,接下来的发展都将围绕基于Neue Klasse平台打造的一系列电动化产品布局展开,这些车型原计划也将于2027年在墨西哥圣路易斯波托西的工厂投产。此前,宝马曾透露用于墨西哥工厂扩建的款项高达8亿美元。
但为了让制造业回流,特朗普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高达10%的关税,这对来自欧盟的德国车企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2023年,欧盟共向美国出口了近5400亿美元商品,占其总出口量的五分之一,其中超过2200亿美元是汽车和机械。另外,随着中美贸易额连续下降,德国现已取代中国成为了美国最大进口国,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德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约为1390亿美元。
在特朗普看来,欧洲人不开美国车,不消费来自美国的农产品,每年却在美国卖出上百万辆汽车,为了控制这种贸易逆差,“他们将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
复兴制造业,首先就要把被墨西哥瓜分掉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链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据外媒报道,特朗普曾扬言,如果墨西哥依然不对非法移民和毒品涌入美国这一现象进行控制,他将对来自墨西哥的所有商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如果还不见效,税率将可能提高至75%。
因为关税政策存在不稳定性,特斯拉CEO马斯克也于今年7月决定暂缓于墨西哥新莱昂州蒙特雷附近建设新工厂的计划。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手段,德国车企们不是没有妥协过。事实上,类似的戏码早在2016年特郎普首次参选总统竞选时就上演过。当年,特朗普曾警告德国车企:“你们可以生产汽车销往美国,但每辆车要多支付35%的税。”
懂事的德国车企见状立刻拿出了对美国的诚意:大众在田纳西州进行电动车 (EV) 布局,梅赛德斯-奔驰在阿拉巴马州承诺进行10亿美元投资,宝马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产量增加……有了这一系列的投资,加税的事才得以平息。
只可惜,随着特朗普再次入住白宫,这一切都不再作数。
德国车企面临的困境,未来不排除也会在中国车企身上重演。
作为中国汽车出口北美和南美的一个重要跳板,不少中国头部车企也将目光投向了墨西哥——2024年,比亚迪被曝拟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墨西哥建造电动汽车工厂;奇瑞集团也计划在墨西哥建设年产能40万辆的汽车工厂,以供墨西哥和北美等地市场销售。
此外,东风、上汽名爵也有计划在墨西哥建厂,虽然初步规划都是为了开拓拉美市场,但鉴于墨西哥独特的产业链优势,如果条件成熟,这些中国车企通过墨西哥把产品辐射到北美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目前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建整车厂的计划还没有一个正式落地,但就现阶段来看前景并不乐观。今年4月,美国现任贸易代表戴琪就要求墨西哥政府,不得向中国电动车制造商的本地投资提供激励措施。墨西哥方面也保证,不会向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低成本公共用地或减税等。墨西哥政府的主动让步,或将让这些整车厂的建设计划逐步从“观望”走向“搁置”。
所幸的是,目前多数中国车企对在墨西哥建整车厂的规划,普遍倾向轻资产运营。一旦特朗普真的建立更极端的贸易壁垒,中国车企还可以绕道而行。相较于已经重金投入的德国车企们,尚未真正“入局”的中国车企还有更多转圜余地。
近年来,中国汽车集体“出海”取得了耀眼成绩——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491万台,同比增长近六成;其中,乘用车占414万台,同比增幅67.3%。今年仅前10个月,汽车出口量更已达到485.5万辆,有望再创新高。
中国汽车正在崛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中国车跑在全球各国的路上,收获来自世界各地用户的认可和称赞,这当然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但同时,网络上也开始弥漫着一股盲目自大的舆论风气,认为中国车企出海势必所向披靡、碾压一切,欧美日汽车工业“大限将至”。
事实上,汽车行业竞争到最后,拼的从来不仅仅只是谁能造出更物美价廉的车,而是车企的综合体系能力。从出口业务领域来看,这种综合实力就包括了车企如何协调和推动与各地政府、企业的合作关系、如何在当地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如何针对当地政策和市场的变换作出及时应对等等这些产品制造环节之外的能力。
老牌欧洲车企在海外都如此“焦头烂额”,中国汽车出海一定只会更加困难重重。中国汽车出海,依然任重道远,它不应该也不能被搞成一场自嗨式的“大跃进”。(文|鹿由器)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