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皮实耐用才是重点?这两台10万级家轿怎么选?

有点车事

5 2024-11-26

撰文:杨梓健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国内体量最大的细分市场其实是8万-15万元这个价位区间,而在该细分市场,也盘踞着非常多实力选手,比如在新能源车领域,当之无愧的家用轿车之王自然是比亚迪的秦L,该车在10月份也卖出了39316台,可以说有着极高的热度。而相比之下,像同价位的大众朗逸、日产轩逸等依然是燃油车领域的领军产品,依靠着过硬的口碑依然是消费者绕不开的选择。

说到这儿相信大家在选车的时候也会比较纠结,家用代步车,选新能源还是燃油?为此今天我们也拿比亚迪秦L与日产轩逸进行横向对比,针对这两款产品而言,实际上都是用了各自家族式的设计,至于好不好看,纯粹是一种主观性的问题,但这两款同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也足以证明它们在这方面也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而两者之间的实际区别也比较明显,总的来说也算是各有优势。

实际上,国产车型最大的优势在于错位竞争,且性价比很高,像比亚迪秦L也同样如此,虽然它在售价方面与日产轩逸有着较大的重合,但是该车的尺寸也达到了4830/1900/1495mm,轴距为2790mm,定位是一款中型车,单纯从体型方面就赢过了日产轩逸(紧凑型),而且尺寸更大换来的便是车内有着更充裕的空间,虽说轩逸在舒适性方面做得很不错,但实际体验下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

同时,现阶段国产的内饰设计、用料、配置水平都要比同价位的合资产品要强得多,而这种情况可以说是覆盖各个价位区间的产品,主打的就是一个高性价比,所以现阶段新能源产品的强势崛起,也让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是高了不少,而最直观的是,再看传统的燃油产品,它们在内饰用料方面就比较“朴素”。

另外,比亚迪DM-i到来,不仅掀起潮流,也是摧毁传统燃油产品最后一道防线,毕竟发动机、变速箱过去一直以来都是国产车的硬伤,简单来说就是调校不行,开起来不舒服。而得益于电机响应快、扭矩大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新能源产品在驾驶体验方面也是有着非常大的提升。

另外,DM-i作为插混系统,具备着一定的纯电续航能力,市区使用基本可当电车,而且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随随便便跑1000+公里,即便是亏电当纯油车使用,油耗也就5L/100km左右,主打的就是一个省油。但这套DM-i系统在使用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限制,比如它的入门版本仅有80km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算上打折实际上就只能跑60+km,而120km的版本续航好一点,能跑100km左右。

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体验完电的乐趣以后,大部分插混车主都喜欢将它们当油车使用(用一滴油都觉得亏),这也导致了它们的充电频率会非常高,而80km版本并没有配备快充功能,慢充充满需要3.4h,虽说它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当纯油车使用,但当前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插混产品,必须定期(1-2周)对电池进行一次循环充电(为了电池的健康),尤其是北方地区。所以,没有便利充电条件的朋友不建议考虑,否则使用起来会更加焦虑,或者可以加钱上120km的版本。

至于日产轩逸,也是马路“三大妈”之一,当然这也证明了它在马路上能见率是非常高的,而作为燃油阵营中的流量担当之一,消费者对其的印象无非就是省油、耐用,有着非常好的产品口碑,而经过长年的市场验证,确实是公认的通勤代步利器。

但对于入门级别的合资代步车而言,大家就别想着它的功能会有多丰富,相比现在的新能源产品,它们也只能说是够用而已,主打的就是稳定。

至于在动力系统方面,日产轩逸也配备了1.6L+CVT以及1.2L的汽油电驱(e-power)版本,但现阶段主力销售的依然是1.6L版本。

所以对于轩逸而言,可以说是一款中庸得没有任何短板的产品,过去消费者选择它的理由是合资产品、耐用,而今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它的理由不仅是没有短板,还有价格足够便宜,像该车目前也是走着新老同堂的营销方式,但其销售主力依然是“经典版”车型,在巨额的优惠下,只需要8万多就能入手了,倘若你只需要一台开不坏、省油的家用代步车,它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写到最后

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选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也成了很多消费者在选车时的重要抉择,虽说当前新能源产品、周边充电配套等已经逐步完善,但在选择时还必须从自身实际的用车情况出发,就个人看法而言,买新能源产品的先决条件还是建议有便利的充电条件,特别是买插混或者增程产品的朋友,过短的纯电续航的后果是充电十分频繁,真要使用起来确实不方便。

现阶段其实也是选择油车的好时机,在新能源产品的冲击之下,我们也可以发现当前的油车较以往,整体的售价水平已经下降了3万-8万元左右,而现在不到10万就能买合资的A级车、15万左右就能买合资的B级车,甚至20来万的水平都能考虑部分的豪华品牌的主力产品,整体的性价比其实是非常高的,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海外各大品牌逐步宣布放弃全面电动化,也可以预见未来在燃油车市场方面也会有更多的新品导入,所以对于未来市场的发展走向,还是很值得我们关注。

(注:图片源于网络)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