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汽车
19734 2024-12-26
本土化,更接近于一种融合的思维,而不是融入。
这是起亚入华的第二十二年。
今年,是起亚的逆袭年。今年前十一个月,起亚卖出了超20万辆的汽车,同比增长超5成,增幅位列合资品牌第一。在自主品牌如今国内市场份额达到近7成的背景下,这种增幅带来的激励,甚至要比当年起亚年销65万辆更大。
当然,这不纯粹是从挑战与困难中去得出结论。事实上,这两年来,合资品牌应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围绕着“本土化”、“降本增效”与“产业转型”等核心宗旨,基本上都拿出了不同的方案,如加强与国内科技公司的合作,以及裁员关厂等措施,所以从某种角度去看,这两年是合资企业检验方案可行性、找到长期饭票的关键两年。
起亚拿到的“长期饭票”,叫做“内销出口齐头并进”——更准确地说,是“内销转出口”。它直接推动了起亚在今年销量规模的上涨,不失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路线,但需要起亚或者说大量合资品牌警惕的是,需要分清楚到底什么是过渡性方案,以及什么才是长期的方案。
韩系车打开了思路
无论是起亚的“在中国 为中国”,还是现代的“在中国 为全球”,都直接指向了一个主题,即“本土化”。
所谓的本土化,不单单是指企业要彻底地融入当地的市场与消费环境,还旨在以当地的优势,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土化,更接近于一种融合的思维,而不是融入。
在中国汽车市场内卷加剧的当下,倒霉的不止是车企,还有零部件供应商。如华域汽车就在财报中提到: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整车价格下降趋势不断传导至配套零部件的供应价格。同时,也有消息指出,国内某车企正要求供应商降价10%。
在国内供应商价格不断降低的当下,把制造、研发以及生产等相关产业搬到中国,或者在中国于这些领域加大投入,让中国成为出口基地,无疑就成为了一门更好做的生意。
事实上,起亚也正加强对国内的投资,进一步推进其本土化进程。
例如,起亚计划对中国工厂增加投入1.88亿元,进行设备升级改造,这在全球起亚工厂投资中都是史无前例的规模。同时,现代起亚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明年将在上海正式开设UX Studio。此外,悦达起亚在今年挣持续推进终端渠道的建设和升级,深化与上海智行、森那美、锦龙、鑫汉马、上海悦达智行为代表的大型经销商集团间的合作。
从这些举措中能够看到,起亚不止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还预见了全球汽车市场的变迁——即中国汽车正把新的消费趋势带向全球,而这种现象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先按下不表。
由于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重新定位,起亚在今年的销量构成中,出口销量占据了七成,而国内销量则为三成。在明年,悦达起亚则将持续扩大整车与发动机的出口规模,并计划将整车出口国家由50个增加至80多个,以实现销量与利润的进一步提升。
路线的转变,使起亚的财务状况正迎来好转,尽管2024年上半年悦达起亚运营亏损为277.89亿韩元,净亏损171.82亿韩元,但相较于2020年-2023年的艰难时期,亏损已有收窄趋势,业务迎来新的转机。
为何仍是过渡性方案?
无疑,起亚对中国市场的追加投入,毫无疑问会进一步增大江苏悦达起亚的财务压力——从某种角度去看,起亚也是在进行一场“豪赌”,是和中国汽车在出海的窗口期中进行赛跑。
为什么说合资品牌梭哈出海难以长久?其核心原因在于其无法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中国汽车出海节奏的不断提速,在亚、非、拉等地区提速布局。今年1-11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84万辆,出口排名前十国家分别为比利时、巴西、英国、泰国、菲律宾、墨西哥、印度、澳大利亚、阿联酋、以色列。可以看到,在出口市场与出口渠道上,目前国内的汽车公司在出海方面基本已经达成了一致,即淡化欧美市场的重要性,在更多欠发达的地方寻找机会,并且要在当地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中国汽车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力量?这取决于国外对于新能源的迫切程度。
尽管欧美对于新能源的态度如今暧昧不已,甚至要放缓电动化发展的节奏,但在这些欠发达地区却是有着明确的碳排放配额。从某种角度去看,新能源汽车已是大量国家不得不践行的政策,区别则在于路线与方式的上不同,如氢能、电能等。
如泰国就提出,在2035 年泰国将重点围绕零排放汽车、下一代汽车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三大领域,打造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
而马来西亚则在去年7月发布了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规划了马来西亚到2050年达到80%的电动汽车采用率,实现90%的本地电动汽车制造率,并且提高内燃机(ICE)燃油效率。
那么,悦达起亚所在的就是燃油车与新能源切换的一个空档期,能否利用这个空白期快速完成新一期的“原始积累”,将是十分紧迫的一件事。
有文说:
无法否认的是,“内销转出口”已是目前的悦达起亚能够找到的最佳出路。
事实上,起亚也折射了许多仍然以燃油车为主体的汽车企业,对中国汽车市场态度的转变——即稳守燃油车基本盘,加剧全球攻势来弥补中国市场的亏损。因此,尽管起亚以及大量合资品牌在中国遭遇了“滑铁卢”,但全球的营收以及利润方面却是在不断的上涨。
站在利润的角度,很难判断战略选择的对错,但时间一定会给我们结果。(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