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合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担当作为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6862 2024-12-27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卜文娟

近期,《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至此,长三角苏浙皖三省省会南京、杭州、合肥的国土空间规划均已获批。与2016年获批的上一轮城市总规相比,三城的区域功能定位、区域链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城市服务能级,以及省域、跨省域辐射带动作用得到提升,也为各个地区2035年前的发展空间指明了方向。

此次对长三角的批复文件,也强调了城市群协调发展。通过一体化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明确功能定位,深化产业分工,在合理定位城市功能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关联发展。

在科技创新“共进”中,增强创新动能,在产业发展“共兴”中,实现能级跃升,这也是合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担当作为。


定位发生改变

《规划》中明确了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3”,即3个城市性质和3个核心功能定位。3个城市性质为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3个核心功能定位包括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据悉,在上一轮规划中,合肥的定位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在《规划》中,合肥支撑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以科技创新筑牢强国之基。全力支撑滨湖科学城、未来大科学城等科创片区规划建设,保障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合肥光源等重要科创平台建设,助推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跃升,服务保障“国之重器”。

以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规划》对工业用地特别是产业基础较好、空间集中成片的工业用地进行统筹管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用地空间,稳定产业用地“基本盘”。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规划》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擦亮“最好名片”。聚焦“近湖、湿地、城镇、农业”四大空间,推动实现城湖共生和城乡融合发展,让良好的生态产品真正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奋力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打造“合肥样板”。

在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方面,《规划》支持重大交通设施协同建设,支撑全面打造链接全球、畅通全国、辐射全省更具竞争力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陆路上,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航运上,推进港口与内河航道协调发展,支持江河联运、干支联运,建设一体化港口群。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曾分析,合肥的快速发展与能级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长三角的发展格局、国家东中部地区的发展格局:合肥成为撬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现的一个关键支点,也是支撑国家“内外双循环”“自主创新”等战略实施的一块重要拼图。


产业协同创新

一辆合肥造的新能源汽车,其软件可能出自上海企业之手,动力电池产自江苏常州,而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则来自浙江宁波。一台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构建在4小时车程内,发挥出了“1+3大于4”的效应。

目前,合肥已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从产量来看,在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强城市中,深圳依旧领跑全国,产量达210万辆,预计全年产量超过280万辆,提前锁定了“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而合肥紧随其后,产量92.8万辆,位居全国第二。

如今,随着长三角“4小时产业圈”不断加持,合肥已是全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双智”试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总量最大、知名品牌最多、发展活力最强、供应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

“长三角区域的创新资源富集,合肥作为‘上进生’,一直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坚持共创高质量创新高地。”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合作交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合肥牵头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先进计算、环境4个产业联盟,共建先进计算等10个产业园区,串联起1100多家长三角重点企业,成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研究院,共同维护了科创实力和产业链的韧性和稳定。

合肥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风景更好”,也见证了长三角区域内交通、人才、创新、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汽车产业链的“乘数效应”。

经过多年的务实高效合作,长三角区域已经在协同创新领域取得众多成果。国家统计局12月23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为132.6,比2022年提高3.3。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年均提高3.3,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提升,高水平开放迈出新步伐,引领示范作用显著增强。


拓展与其他都市圈的合作

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这背后,是区域间相互借力、合力使然。

《规划》坚持绿色发展,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凸显合肥城市特质。《规划》将合肥市近一半的新增空间资源,布局在滨湖科学城、G60科创走廊和江淮运河(引江济淮工程)生态创新走廊,保障“一城两廊”科技创新空间格局,引导创新空间与生态空间有机融合。同时,高起点规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科大硅谷,勇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但是,在“沪宁杭合”四大都市圈中,合肥都市圈的经济体量总体较弱、大中城市密度较小,要成为强劲活跃的增长圈尚需加快发育,并在深度融入长三角都市圈体系、推深做实圈际合作中充实新动能。

>> 2024年10月5日,中建三局的工作人员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综合交通中心项目工地施工,保障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摄

为了拓展与长三角其他都市圈的合作,合肥已经与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其中,深度融入长三角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合肥已与上海等其他都市圈城市共建肥东、包河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等10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串联起1100多家长三角重点企业,成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研究院,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长三角区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域网;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全国领先;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形成了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2024年上半年,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高端医疗器械合肥服务站成立,构建起医疗医药产业高端载体,使合肥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四大主导产业格局。

此外,《规划》还支撑合肥-南京都市圈双圈协同联动,共建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强化生态廊道与绿心协同保护,共同开展淮河、洪泽湖、女山湖等跨界生态空间协同治理,强化综合交通互联、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城乡融合共进,推进区域空间协同目标共达。

近日,南京和合肥共同签署《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协议》,鼓励南京、合肥两市在智能制造、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双方的特色产业领域开展深度的产业协作交流,有望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对接、提升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董晓宇曾表示,加强协同创新有助于整合区域内部的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实力整体提升,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从而稳固长三角区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