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丨救赎2024

汽车公社

35553 2025-01-09

年初,汽车圈开始流传一句话:中国车市存在三条坚不可摧的防线,比亚迪的制造,华为的智能和小米的营销。可见,2024年的中国车市,再一次置身于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之中,这场浪潮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


从价格战到自动驾驶端到端的突破,从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到增收不增利的现实困境,从汽车出海的雄心壮志到反向合资的新模式探索,再以旧换新政策的助力,洗牌加速的行业现实,关税大棒的潜在威胁,以及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的强势入局,高管直播的新营销风尚,每一个关键词都是这场变革的注脚。


这些关键词不仅描绘了市场的动态变化,也反映了行业深层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共同编织了一幅复杂多变的行业画卷。在这场变革中,中国汽车产业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突破与创新的机遇。



而一个鲜明的主题如同主旋律般贯穿全年——中国车市,谁是救世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无论是深耕多年的传统燃油车企,还是崭露头角的新能源车企,都深刻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蕴含无限机遇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唯有自救,方能在这片波涛汹涌的商海中生存下来,乃至蓬勃发展。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个车市参与者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奋力一搏。它们深知,依赖外部力量无异于缘木求鱼,唯有依靠自身的实力和智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场自救行动,不仅是对自身实力的考验,更是对中国车市格局的一次深刻重塑。它推动着整个行业向更加创新、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为中国车市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在这场自救的征程中,每一个坚持下来的车企,都将成为中国车市新时代的佼佼者。


市场的残酷现实


回望过去几年,中国车市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经历了从高速增长的金色年华,到平稳发展的深耕细作,再到如今这场翻天覆地的深刻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犹如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对传统燃油车市场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



数据彰显实力,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飙升,销量占有率高达65.1%。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众多中国汽车品牌的共同努力。


比如,比亚迪凭借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积累,不断推出创新车型,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理想、零跑等新能源汽车新势力也崭露头角,华为、小米以智能化、电动化为突破口,成功打开了市场新空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华为的鸿蒙智行与小米汽车快速崛起。华为鸿蒙智行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深厚的行业积累,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大放异彩。而小米汽车则以其独特的创新理念和亲民的产品定位,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车市淘汰赛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反观高合、极越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却在这场淘汰赛中画上了句号。它们或因资金链断裂,或因产品竞争力不足,最终未能抵挡住市场的残酷洗礼。



相比之下,主流合资品牌也显得力不从心,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6.2%,市场份额萎缩至27.6%。这一降,不仅反映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滞后,也凸显了它们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


这一生一死、一升一降之间,不仅是中国汽车品牌凭借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崛起的生动缩影,更是合资品牌在华面临困局的直接写照。在这场变革的洪流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如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才会有大众入股小鹏等反向合资的操作,迎头赶上。


而那些受制于企业规划的外资车企,也纷纷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东风本田灵悉L、长安马自达EZ-6、东风日产N7......这些合资品牌高举本土化大旗,推出适应性的新能源产品,试图在中国市场再证明自己一次。


车企的主动出击


而面对市场的挑战,中国车企才是最不能选择坐以待毙的,也都纷纷展开了积极自救行动,书写了一部部转型与创新的壮丽篇章。



一方面,传统燃油车企深知转型的紧迫性,它们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推出了一系列新能源车型,试图在新能源这片蓝海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吉利、奇瑞、长安等传统巨头纷纷加大新能源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型。


吉利银河、奇瑞风云、长安启源等,以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展现了传统车企的转型决心和实力。这些车型不仅在续航里程、智能驾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还在外观设计、内饰配置等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企则凭借其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先发优势,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以比亚迪为例,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头羊,它凭借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以及不断推出的创新车型,成功占据了市场的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销量遥遥领先,市场份额约15.5%,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标杆。



这些车企的自救行动,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市场,更为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它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


在车企自救的同时,政府也积极出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车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从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等鼓励政策,到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免征购置税等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如同春风化雨,有效地激活了汽车消费市场,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府的这只“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紧密配合,共同推动着中国车市的转型升级。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乘用车新能源市场累计零售1097.5万辆,同比增长4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连续多个月份超过50%。这一成绩的取得,既是对政策支持的最好回应,也是市场推动的必然结果。



然而,政策的支持只是暂时的灯塔,照亮车企前行的道路,但真正的航程还需要车企自己来完成。市场的竞争却是永恒的海洋,波涛汹涌,暗流涌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车企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传统燃油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都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陈出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它们需要紧跟市场步伐,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的认可和信赖。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之机。在这场自救与拯救的征程中,每一个车企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战,而只有那些敢于自救、勇于创新的车企,才能最终踏至山巅,领略车市风云变幻后的壮丽风景。


谁能在新时代作答?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在波诡云谲的车市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在寻找那个能引领他们走出困境、迈向辉煌的“救世主”。从合资企业到经销商,从智能化技术到政策推动,从海外市场到新势力崛起,每一股力量都在试图成为这个时代的拯救者。


谁是救世主?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车市中的救世主并不是单一的个体或力量,而是由智能化技术、企业自身应对调整、政策推动、海外市场以及新势力企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的。



智能化技术为车市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和可能性;企业自身应对调整让合资企业和经销商等传统力量得以自救和转型;政策推动为车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海外市场为中国车企提供了新的出路和发展空间;新势力企业的崛起则为车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竞争力。


在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更多的机会将会涌现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引领时代潮流的“救世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车市的进步和发展。


如此,中国车市才会继续在变革中前行,而自救与拯救行动,将成为推动车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这场自救与拯救的征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战,它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而这场战斗的结果,将不仅决定车企们的生死存亡,更将深刻影响中国车市的未来走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只有那些敢于自救、勇于拯救的车企,才能最终踏至山巅,领略车市风云变幻后的壮丽风景。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