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奔驰大G,越野能力还不如一辆皮卡?

老郭机械局

87 2025-03-11

不管是丰田、奔驰、Jeep,还是长城、奇瑞、比亚迪,看完全世界的四驱技术,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越野老炮儿大哥们都说:最不受待见的适时四驱,其实是最好的了。



以前在很多人眼里,适时四驱基本就是鄙视链的最底端。为什么?技术上看,确实,人家全时四驱的四个车轮都可以实时获得驱动力,不存在反应时间一说,那肯定更安全。然后分时四驱呢,结构可靠,还省油。



而适时四驱呢,是只有特定情况下才会打开四驱模式,一般情况下它就是个两驱车。所以很多人都说硬派越野车一般都不会用适时四驱,按说,这话没毛病。但从2020年开始,情况就变了。



咱先说几种有代表性的适时四驱啊,比如说上上代的本田CR-V,它四驱的核心就是AT变速箱上的液力耦合器。这里面装的都是硅油,然后泡着两个叶轮。其中一个叶轮连接着输入轴和输出轴,另一个叶轮连着前后的差速器,一般正常开的时候,前后车轮的转速是一致的,那这两个轴之间没有转速差,所以它是前驱。



但如果前轮打滑了,那它的转速就超过后轮了,耦合器里面的两个叶轮之间就有转速差了,硅油就会被叶轮来回的搅拌,慢慢它就开始升温了,然后粘度变高、开始膨胀有刚性,这样就能把动力传递给后轮了。


不过这种适时四驱因为传动效率太低,目前已经被淘汰了。虽然它是纯机械的,但它是个被动技术,你没办法主动打开四驱模式。


另一种适时四驱呢,是大多数车都在用的,也就是电控多片离合器式的。


它的原理就更简单了,说白了,就是前后轴之间有一根传动轴,然后用离合器片来控制链接和断开。离合器片只要一压紧,车就能变成四驱,一松开,它就变成两驱了。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响应速度非常快,比如说奥迪的Quattro Ultra或者大众的4motion,响应速度基本能做到10毫秒。



不过话说回来啊,电控多片离合的适时四驱也不是完美的,它有一个问题就是离合片器如果一直处在半联动的话,它就很容易过热,这样一个是传递效率会下降,另一个也容易把离合器片弄坏。所以真正的越野车,是肯定不会用这个技术的。





当然了,最近这几年市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没有传动轴的适时四驱,比如特斯拉、小米、比亚迪这种解藕式的,为了能降低能耗,这种适时四驱在匀速的时候其实都是两驱,只有在加速超车的状态下才会变成四驱,响应速度非常快。


OK,说回核心问题,为什么现在的越野车可以用适时四驱了呢?



首先,坦克500、长城炮、还有第一代的哈弗H9,这都是有越野能力的车吧?但其实它们用的也是适时四驱。供应商是博格华纳,注意啊,这套适时四驱是专门为皮卡和越野车开发的,只能用在纵置发动机的车型上,它无论是可靠性还是抗热衰减的能力,都远远高于横置发动机车型的适时四驱。




那为什么博格华纳会做一套皮卡用的适时四驱呢?因为之前有用户反映过,他们开分时四驱的皮卡出去玩,在走那种有积雪的公路的时候,会不停的切换两驱和四驱,感觉很麻烦,所以博格华纳就选择了这个折中方案。



不过现在,他们又出了两种越野能力更强的适时四驱,这次真是一步到位了。


一个叫EMOD四驱,一个还是TOD四驱,但是加了MLOCK锁止。


先说EMOD四驱,它和TOD四驱最大的区别是结构上不一样,TOD四驱还是传统的电控多片离合,它压紧的方式是用电磁力,那它能承受的扭矩上限大概是1200N·m左右,极端情况下还是有过热的风险。



EMOD四驱呢,是换了一种驱动离合器片压紧的方式,它改成了电机+减速器驱动,就是在多片离合这个结构的边上,加了一个压紧电机,那它这种压紧的力度,就比传统的电磁力要大很多,而且它是一个蜗轮蜗杆的机构,相当于有一个自锁的作用,就像是托森一样,就是只能主动带从动,压紧了就是压紧了,不会慢慢松开,所以这样,它的扭矩上限就提升到了1800N·m。



那目前像福特的Ranger游骑侠,用的就是这套四驱。但是咱得想到一个问题,1800N·m的扭矩上限听起来是不少了,可是你还得算上有些皮卡的扭矩放大功能,比如说福特F-150的猛禽,它本身有大概700N·m的扭矩,而且它还是个10AT变速箱,1挡的尺比非常大,开低四模式它大概有2.5倍的扭矩放大,这么算下来,离合器片就得承受1750N·m的扭矩,几乎就是满负荷工作了,这样肯定不行。



所以博格华纳又又又研发出了一个更极致的适时四驱,就是TOD适时四驱的基础上,再并联一套ESOP的分时四驱。日常情况下,TOD四驱工作,简单好用。一旦需要锁止分动箱了,那适时四驱就会自动切换成分时四驱,这样就彻底不会有离合器片过热的问题了。



但是这套系统咱听着就很复杂,看起来更复杂。它的体积、重量、成本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基本是只能用在高端的全尺寸皮卡上。可是它很好的证明了一件事,就是适时四驱并不是只有城市SUV愿意用,越野车照样能用,这话没毛病吧?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