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车市号

“中国设计”如何撬动“全球审美”?吉利用一场论坛做出了应答

智驾研习社

69591 2024-12-30

即将过去的2024年,被认为是中国美学输出大年。


近期《黑神话:悟空》因斩获TGA两大奖项而得到外交部及央视祝贺,便是鲜活一例。


与此同时,Burberry与桐乡竹编、Louis Vuitton与旬邑彩贴剪纸、Dior与南京绒花之间的跨界融合,也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非遗设计元素对国际大牌的吸引力。


从中不难看出,在奢侈品、游戏等年轻人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国美学符号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设计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对未来的全球审美产生深远影响。


而在汽车领域,也有这么一家中国企业,实现了类似《黑神话:悟空》之于全球游戏行业的开创性壮举。


那就是吉利。


汽车界的《黑神话》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4国际汽车设计论坛上,吉利作为主办方,接连发布了《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研究白皮书(第二版)》、《智能时代下全球“舒服车”的体验设计研究》、《全球化时代下,以中国文化“润”为主题的设计形态研究》、《中国R角》等重要报告,以全球眼光对“中国设计”的未来走向及影响力空间做出了评估与构想。


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所强调的那样,“设计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或许正因如此,这家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企业早在很久以前,就启动了关于如何用“中国设计”撬动“全球审美”的思考,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自2016年起,享有“大美中国车”之美誉的吉利博瑞便被选作国宾车,多次在重大外交场合展现中国汽车制造的硬实力。


而随着吉利银河新能源产品序列的陆续登场,“银河之光”概念车、银河L7、银河L6、银河E8、银河星舰、银河E5等重磅车型屡次获得IDA设计奖、iF设计奖、MUSE设计奖铂金奖、红点奖、意大利A铂金奖等国际设计大奖,并被类似《Auto & Design》这样的全球汽车设计权威期刊争相报道。


“外观灵感源自中国瓷器,其永恒之美超越时代、雅俗共赏……在审美上与全球消费者产生共鸣。”迄今为止,在MUSE设计奖的官方网站上,仍展示着对于银河E5设计之美的称赞。

这些实例似乎表明,在用中国设计影响全球审美这件事上,吉利设计早就形成了跨国且跨界的影响力。


而当前,吉利银河系列车型出色的销售成绩,也充分验证了其“中国设计·全球审美”正受到市场的高度肯定。统计数据显示,吉利银河全系产品今年1-11月累计销量高达424996辆,同比增长约74%。   


一支领导有方的强悍团队


至此,我们不禁心生一问:在吉利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背后,吉利的设计究竟是怎么样的一股力量在发挥作用?


强大的设计综合实力无疑会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答案。


而对这支需要随时直面激烈竞争的设计团队而言,核心领导力所经受的考验显然非同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陈政作为设计团队“灵魂人物”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需体现的价值,便显得尤为关键。

从职务上看,陈政当前担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由一位分管设计的人士出任企业的副总裁,即便放诸整个汽车制造行业,也不多见。


严格来说,上一位在汽车行业任至副总裁的设计师,还是宝马前设计掌门人——克里斯·班戈。


吉利的这一任命不仅打破了以往仅由外国人担任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设计副总裁的历史,更是向外界释放出将“设计”视作经营体系中决定性一环的强烈信号。


而陈政身为一名设计师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加之过去22年中,陈政本人在海内外汽车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其中,仅在汽车工业较为发达的欧洲市场,陈政一待就是15年。


“西学东渐、融汇东西”是他的真实写照,更多元、宽广的专业视角,叠加对于中国市场的深刻认知,帮助陈政及其团队在汽车设计领域形成了完整的全球视野。


另一方面,在20余年的从业经历中,陈政的职位跨越不同的业务部门,这也令他形成了理念成熟、实践丰富的系统性方法论以及综合全面的战略视角。


例如,他曾提出将“强大中台+平行管理+多业务板块的高效设计经营模式”运用于吉利设计管理中——这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内首次将“汽车设计”与“业务经营”相结合的成功实践。


正因如此,在陈政的带领下,吉利设计继成功搭建“中国汽车设计流程”后,创造了中国设计体系全球化的“敏捷协作新生态”,如今又将以“中国设计·全球审美”为起点,为汽车行业发展提供兼具全球视野与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


专业决定一切


对吉利的设计来说,出众的专业性也是助力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倚仗之一。


目前,吉利设计团队遍布中国上海、中国宁波、意大利米兰、意大利都灵等全球多地。


一方面,这些分布于世界的设计力量在专业性方面都有各自的专长。


比方说,以米兰为代表的西方设计团队对车辆的体量、型面拥有更出色的掌控能力,而中国设计师则对图形以及生动气韵的营造具有更好的理解,两者之间在专业能力方面形成了完美互补。


另一方面,吉利特有的“设计经营模式”又成功地令散布于不同城市的团队成员形成高效协同,在不同的时区之间实现“进程接力”。例如,当欧洲设计师结束了一天的车型体量调整工作后,恰好进入工作时间的中国设计师便能立即开始勾勒前脸表情。


对此,陈政曾有过一番精准概括:“不同团队之间靠文化和流程统一目标、统一动作,通过中间的协同动作捏合到一块,再把各自擅长的点发挥出来。”如此一来,这种“散有所长、聚有所向”的专业布局令吉利的新车设计流程进入了一种永不间断的状态。


从结果上看,连续多款新车接连数年所斩获的国际设计大奖,也在极大程度上印证了吉利设计的过硬能力。


除此之外,吉利设计的专业覆盖面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从中国星东方曜等燃油车,到银河E5、E8等智能纯电产品,再到最新的银河星舰7 EM-i混动车型,其设计实力在各大动力形式之间,真正做到了“不偏不倚 ”。


可以看到,由于在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经营思维,吉利所设计的每一件作品均以“成组定义、批量开发”为思考原点。这意味着,每一场设计在起始的时候,所围绕的对象就不仅是某一款车,而是涉及整个车型系列的完整产线。


理论引领实践


当然,如果一支团队仅具备专业能力,而缺乏理论体系的统一引领,也未必能像吉利设计这样创造佳绩。


2023年2月,吉利首次在行业间提出的“中国设计新范式”,高度集成全球视野与中国智慧,对构建中国汽车设计全新的话语体系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同年12月,吉利设计团队主办2023国际汽车设计论坛,联动国内外智囊和各界力量,共同探讨以设计力量,赋能汽车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持续强劲发展,共同助推“中国设计新范式”的建设和成熟。


同时,该团队更是联合中国美术学院,面向全行业发布了《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率先从中国文化顶层进行追根溯源,以解构中国美学的传承与规律;另一方面,大量的田野调查也得到广泛展开,对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形成了清晰洞察。


时至今年,吉利主导发布的《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研究白皮书》迎来了第二版。以第一版为基石,最新的《白皮书》融合全球视野,以理论融合实践,再度对中国设计研究体系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从本质上看,如今对吉利设计起到驱动作用的理论体系,完成了从现象与数据中抽离本质的深层洞察,对“技术”和“人文”予以同等尊重,高度囊括了当今人类在知识扩容、活态字典、风格与流变、审美与人性、感知本源、世界实验场、形意自由等诸多前瞻问题上的探究,为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在设计领域开启充满无限可能的“大航海时代”,提供了充足的精神给养。


以本次针对“中国R角”的解构研究为例,吉利设计预先开展大量实地寻访,从中国古代的设计制式中汲取灵感,完成了中国汽车设计界针对R角的第一次系统性研究。

未来,从“中国R角”发端的车身型面或将充分演绎中国审美基因中的“润”,形成类似宝马霍氏弯角那样的经典设计符号,最终为“中国设计”构建起广为全球所接受的标识性元素。


严密的逻辑闭环


如果说,由领导力、专业能力和理论体系所构成的综合实力“铁三角”将吉利设计塑造成了一支出色的团队,那么其所具备的三大差异化优势则更进一步,使之成为一支具有排他性的“出众团队”。


首先,在吉利体系内,“设计”始终被上升到战略高度而得到重视。陈政也经常提到,“设计是品牌最好的翻译官”以及驱动品牌向上、向新的源动力。


如今银河系列迅速崛起,其也肩负着助力品牌从燃油车时代向新能源时代转型的重任,而银河系列的设计创新对品牌焕新的进程同样起到了显而易见的推动与提速作用。


其次,吉利集团强大的技术及产业链资源为吉利设计团队提供了强大的背书,这也对陈政围绕吉利设计所提出的“三个根植于”形成了呼应。


他曾表示,设计“第一是要根植于自身的母体文化和品牌内核,第二是要根植于用户的需求,第三是要根植于自身的技术发展”。

正是这种结合实际、尊重现实的设计观,推动着吉利的一套套创新方案从理论和概念阶段付诸实践,最终以量产产品的形式完成落地。


这意味着,吉利设计的长期主义,并非仅能停留在图纸上的构想,而是一种能够化作现实、真正影响市场及行业的实用方案。

最后也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吉利设计团队的所有工作背后,有一个严密、完备的逻辑循环作为支撑。


陈政在阐述“设计即战略”时,曾说过吉利设计师的所有创意并非仅凭感觉而形成的灵感闪现,而是根据缜密逻辑和战略选择,针对一整个产品系列所构建的成熟设计,其着眼点不仅在于当下产品的一线、一面,更需兼顾先于时代的长期主义构想。


换而言之,吉利的设计在开始勾勒一款车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将这款产品从量产到换代、衍生的一整套后续动作纳入了考量范围。


关于这一点,陈政在其所给出的“设计竞争力公式”中也给出了明示。


正如“设计竞争力=设计品质/(成本+效率)×美”所呈现的那样,吉利设计团队在致力于提高设计品质的同时,会充分考虑到将一套设计方案付诸实践的成本及效率。


在陈政及其团队看来,产品的“品质”是设计的根本、是决定一切成立与否的数字“1”;而“美”则是位居其右的数字“0”,是影响最终成效的倍增器。


而成本和效率,则被陈政认为是在这个时代竞争祛魅、回归本质之后,设计中最为核心的事。


由此可见,吉利设计团队的所有工作成果绝非脱离现实的自娱自乐,而是紧扣实践、以量产交付为目标的有效创意。

今年,吉利设计更是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之上,对设计纲领做出延伸。


秉承“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认知,吉利设计在本届国际汽车设计论坛上提出,包括吉利本身在内的中国汽车设计界,必须坚持以“印证和检验”的量变,引发理论思想的质变。


“中国汽车设计必须经过大量的验证、实践,才能建立起切实有效的、能够被广泛应用的方法理论。”陈政解释道。


这意味着,未来吉利方面对设计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的理论,均将通过实践得到再度验证,进而为后续的修正及革新提供参考。


至此,在吉利设计团队的工作流中,一个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逻辑闭环完美形成,而这恰好是其他汽车制造商所或缺的。


写在最后


从某种意义上讲,吉利设计团队为每一位身为汽车设计师的团队成员,创造了一个实现抱负的绝佳环境。


源自集团的战略级支持、强大的技术背书以及基于庞大客群所产生的信息交互,这些因素都足以令同行对吉利设计团队心生艳羡。


而与之相辅相成的是,由这些优秀设计师凝聚而成的强大势能,则将助力吉利乃至中国汽车,实现更远大的雄心。


对于中国汽车设计的未来,“中国设计·全球审美”不仅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更是一套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的方法论。


在本届论坛上,吉利设计针对“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制定了务实的十年三个阶段的发展计划,而这些计划也终将帮助“中国设计”,在“全球审美”中赢得一席之地。

声明:本文由车市号作者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网上车市。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发表评论

请您注册或者登录车市社区账号即可发表回复

全部评论(0)

竟然没评论,快去评论~~